“假照片”引燃首起新闻名誉侵权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1:55:02
152 人看过
新闻记者》被索赔50万
一张假照片,广东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新快报》和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所属的《新闻记者》最终闹上了法庭,《新快报》索赔50万元。据悉,这是我国首起因新闻打假引发的媒体告媒体的新闻名誉侵权案件。
去年11月12日,《新快报》刊登图片《石家庄积雪比人高》,但很快有网民发现屋顶积雪很厚的照片涉嫌剽窃造假。随后,2010年第一期《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了题为《2009年十大假新闻》的文章,把包括《石家庄积雪比人高》等10多家媒体的10篇报道列为“2009年十大假新闻”。新民网转载了该文。
此后,《新快报》在国内多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这张照片当时只是“误用”,《新闻记者》仅凭网民的言论就断定《新快报》‘故意剽窃造假’,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新闻侵犯名誉权如何维权
427人看过
-
乱用照片侵犯名誉权吗?
387人看过
-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60人看过
-
浙江首起网络名誉侵权案开审
353人看过
-
一般新闻侵犯名誉权的理论分析
232人看过
-
新闻报道避免侵犯名誉权怎么做
7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侵权
词条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名誉侵权
最新文章
#名誉侵权
相关咨询
-
名誉权新闻侵权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301、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方式,也包括损害赔偿和非财产性责任方式。 2、其中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主要有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这几种。在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中,非财产性责任的运用极为普遍。所谓停止侵害,即新闻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或者仍在延续时侵权行为人要终止侵害行为,新闻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且尚未停止,继续造成损害的,受害人
-
何谓“新闻侵害名誉权”?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3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生活、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以及这种社会评价给公民带来的精神享受。“名誉的核心是社会评价。”这是理论界普遍接受的看法,但是关于什么是名誉权,目前我国的法律没有明确定义,有关名誉权的诉讼也只能参照一些法学专家的意见。王利明先生认为:“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王小能先生认为:“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
-
乱用照片侵犯名誉权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30在网上到处乱发别人的照片算违法的,侵犯了你的肖像权,但不等于犯罪。 ? 肖像利益是公民专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和侵犯。 内容是: 一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允许制作自己的肖像; 二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自己的肖像; 三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
-
新闻频侵犯名誉权会怎样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9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报道事实,若新闻报道有违客观事实,则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其中,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擅自所作的认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客观事实,是指哪些已经发生或者确定将来发生的事实;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必然原因或者确定结果。一般而言,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判断标准方能
-
新闻作品引用事实不真实是否侵犯名誉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5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针对公开传播的或其他可信的事实发表评论,内容基本公正,没有侮辱他人内容的,不构成名誉侵权。评论作品引用的事实有可信的新闻来源,但后来证明所引述的事实失实,原告就此提起名誉权诉讼的,如果原告无法证明被告发表评论时应该发现报道失实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故意编造虚假事实或依据明显虚假的事实进行评论或者诽谤他人,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