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走私烟草不到五千的,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被判刑。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予以没收走私物品及违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果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犯罪,依法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走私普通货物怎么判刑
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
走私烟草的判罚力度
187人看过
-
走私烟草罪刑罚解释
134人看过
-
走私烟草3000万怎么判刑
155人看过
-
走私烟草是不是会判刑
438人看过
-
网络销售走私烟草如何量刑
380人看过
-
走私烟草会怎么判刑,走私罪量刑标准
250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走私烟草会判刑吗走私烟草什么情况下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0走私烟草是会判刑的,该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如果行为人逃税额较大或属于二次再犯的,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逃税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被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逃税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走私烟草罪量刑标准是什么,走私烟草罪的犯罪数额如何认定怎么判断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7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烟草的量刑与其偷逃应缴税款额有关。具体量刑标准为:(一)走私烟草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处罚。(二)走私烟草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
走私烟草并处罚金要判刑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01、走私烟草是会判刑的,该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如果行为人逃税额较大或属于二次再犯的,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逃税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被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逃税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走私烟草会判刑吗?具体是如何判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71.私烟草专卖品,构成罪的,依照关于惩治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烟草专卖品,数额不大,不构成罪的,由海关没收货物、物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
-
走私烟草价值一千多元就要判刑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2走私价值五万的烟草,尚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一般不会判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巨大”;偷逃应缴税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