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效力范围是包括哪些
《民法典》的效力范围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民事活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并且效力及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般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分为六个: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二是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其内容应该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
自己行为,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以及参与的内容、行为方式等;
自己责任,即民事主体要对自己参与民事活动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
三是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
因此,公平原则是一条法律适用的原则,即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时,可以根据公平原则来变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公平原则又是一条司法原则,即法官的司法判决要做到公平合理,当法律缺乏规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作出合理的判决。
四是诚实守信原则。
所谓诚实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
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
如果说任何自由都是受制约的自由,那么诚实信用应是题中之义。
五是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公序包括政治的公序和经济的公序。
政治的公序主要是保护国家和家庭的公共秩序。
经济的公序包括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
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般道德或基本伦理要求。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六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是指权利人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依法正确行使,不得背离权利应有的社会目的或超越权利应有的限度,以至于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的行使不是绝对自由的,应当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社会公德等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从而协调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的秩序。
制定《民法典》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来说算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民事法律关系与各位读者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如果各位读者对民法典感兴趣可以详细阅读,也欢迎各
-
民法典中有关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38人看过
-
民法典总则中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73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367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原则有什么,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26人看过
-
民法典的效力范围
450人看过
-
民法典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哪些
244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效力待定合同包括哪些范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 2)无权代理人签定的合同。 ( 3)无处分权人签定的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
-
涉外民事纠纷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4同其他法律一样,仲裁法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律,也有其基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意义上说,仲裁法的原则就是仲裁原则的法律化,它始终体现着仲裁这一解决争议方式的本质要求。仲裁法原则包括:1、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仲裁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表现为:当事人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是完全出于共同自愿,不能有任何强迫的成分。如果一方不同意仲裁,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则不能仲裁。说俗了,就是“不让你管,你
-
原《民法典》规定的意定监护范围包括哪些方面?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3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该监护人将履行监护职责。
-
民法中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25医疗损害责任一般适用过错原则。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符合法定情形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
民法典有哪些原则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6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在法定继承中有权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全部法定继承人,具体包括: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