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预备特征及其反义含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7 04:40:10 136 人看过

1、犯罪嫌疑人具备实施特定犯罪的意图;2. 为了实行犯罪,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的准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受到犯罪嫌疑人意志之外的因素影响,未能在犯罪预备阶段达到预定的目标。《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犯罪嫌疑人具备实施特定犯罪的意图;

2.为了实行犯罪,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的准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受到犯罪嫌疑人意志之外的因素影响,未能在犯罪预备阶段达到预定的目标。《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 罪 预 备 与 犯 罪 既 遂 的 区 别 是 什 么 ?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具体来说,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在犯罪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活动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而犯罪中止则是行为人在犯罪预备活动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因此,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综上所述,犯罪预备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预备期间,在犯罪预备阶段达到预定的目标。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预备活动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7日 00: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预备相关文章
  • 敲诈勒索罪的含义及特征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①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③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一、碰瓷会怎么定罪碰瓷以敲诈勒索罪定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
    2023-06-26
    412人看过
  • 犯罪的定义(含义)和特征是怎样的
    1、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的人实施了侵犯刑法分则中所保护的法益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的行为。2、犯罪特征:危害性、违法性、侵害性、惩罚性。1、危害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一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一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2、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3、侵害性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
    2024-05-20
    268人看过
  • "犯罪预备:概念与特征及其重要性"
    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准备是指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为犯罪准备工具、勘察现场创造条件等。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一、主观特征:1、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顺利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施行为开始前停止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迫而不是自愿停止犯罪。二、客观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准备,即为犯罪的实施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开始实施犯罪。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受此种目的的支配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
    2023-07-12
    221人看过
  • 绑架罪定义及其含义
    绑架罪:是指利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勒索财产或者其他目的绑架他人的行为。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绑架致人死亡可定为绑架罪。以勒索财产为目的绑架他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轻微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造成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没收财产。以勒索财产为目的盗窃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绑架罪预谋阶段是什么绑架罪的预谋阶段是犯罪分子为实施绑架行为做准备工作的阶段,包括购买犯罪工具,绑架地点调查踩点等行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
    2023-07-05
    234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特征及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
    一、犯罪预备的特征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已具备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原则上要作为犯罪处理;而犯意表示,还不是行为,无论是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还是客观表现上看,都不是在为犯罪实施创造条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对犯意表示不能处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种类似于犯意表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犯意表示而应以犯罪论处:一是某些具体犯罪的构成中所包含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形式的实行行为。如侮辱罪、诽谤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语行为,作为强奸罪、抢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为的威胁性语言。这些特定的语言在特定的犯罪构成中属于犯罪的实行行为,具备这些语言不但构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预备,而是
    2023-04-22
    140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含义怎么理解
    犯罪预备就是民事主体为了落实犯罪行为而实施的,制造犯罪条件的意思是为了实行犯罪而制造必要条件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行为。在中国刑法中,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以外的其他为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主要包括:(1)锻炼犯罪技术。(2)进行犯罪前的调査。(3)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4)合谋共同犯罪等。这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条件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所借助的因素,可分为事实条件和理由条件两种。一、常见的预备犯罪行为1、准备工具。如为了抢劫,大量购买管制刀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如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如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如为了盗窃和抢
    2023-06-27
    113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及其意义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在性质上有何区别认定: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区别:1、从主观方面看,抢劫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寻衅滋事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出于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心理,公然
    2023-07-04
    225人看过
  • 举证责任的含义、主体及其法律特征
    证据制度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相反我国在证据制度和证据立法这一领域的本土资源不太丰富,所以在对证据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举证责任制度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它山之石进行一些比较。英美法系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法律中,没有举证责任这一概念,相应的是证明责任的概念。在美国法律中,证明责任一词有着两个分离的、且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一区分首次是由塞耶在1898年指出的,此后才逐渐得以明确。证明责任的两个概念可以概括为:(1)不能说服的风险(theRiskofNonpersasionBrden)、说服的责任(theBrdenofPersasion);(2)举证义务(theDtyofProdcingEvidence)、提供证据责任或称出示责任、证据责任。由此可见,在美国证明责任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足够的证据,以使案件交付事实裁判者进行事实认定的责任;二是指当事人对交付事实裁判
    2023-06-06
    366人看过
  • 保释的含义及其定义
    保释是指保释释放,取保释放的简称。具体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向司法机关提交保证金或者有人作为保证人进行保证之后,司法机关将被关押犯罪嫌疑人释放的行为。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保释的规定,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保释就是取保候审。对于应当逮捕的罪犯,如果发现其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等,这类罪犯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按司法机关要求缴纳保证金,司法机关就可以决定取保候审,将犯罪嫌疑人暂时释放。保释人的法定义务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保释人应当履行两项义务:1、对被保释人人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包括监督被保释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被保释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要监督、督促被保证人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批准;监督被保释人在司法机关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监督被保释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监督被保释人不得串供、毁灭、伪造证据。
    2023-07-04
    316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行政处罚的听证费用由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负担,听证程序免费。行政处罚法听证收费主要是指的听证程序中的一些场地、翻译等成本费用,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是免费的,但是行政相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付的律师费用等则不由行政机关承担。《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二、行政处
    2023-03-20
    484人看过
  • 违约责任的含义及特征
    (一)含义违约责任,也称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结果,是以债务存在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表现。因此,违约责任和合同债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责任是债务不履行的结果。(二)特征1、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即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2、违约责任的可约定性;根据合同自愿原则,也是民法的根本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3、违
    2023-03-04
    213人看过
  • 社保的含义、特征及功能
    (一)社保含义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二)特征1.保障性:指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2.普遍性:社会保险覆盖所有社会劳动者。3.互助性:利用参加保险者的合力,帮助某个遇到风险的人,互相互济,满足急需。4.强制性:由国家立法限定,强制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5.福利性: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不以盈利为目的。(三)主要功能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2.再分配的功能。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
    2023-03-01
    250人看过
  •  交通事故的定义及其特征
    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1. 车辆造成,2. 在道路上发生,3. 在运动中发生,4. 有事态发生,5. 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6. 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7. 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七个要素,才能被认定为交通事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意外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
    2023-11-17
    296人看过
  • 伪造证据罪:含义、特点及其解析
    民事伪造证据是伪造证据罪,构成伪造证据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伪造证据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伪造证据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伪造证据罪。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判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2023-07-06
    18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预备
    相关咨询
    • 反补贴的含义及特点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4-25
      (一)反补贴的含义。根据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反补贴指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等过程中接受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并对进口国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进口国可对该产品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对该产品按补贴数额征收反补贴税。 (二)反补贴的特点。 1.反补贴的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
    • 犯罪预备与预备中止中止的含义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1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
    • 分立的含义及特征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1
      在一些大后,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进行分立,分立一般由一个分成几个小,对于分立也有一定的特征,分立的特征又有哪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呢分立的含义及特征分立是指一个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行为。国外立法例对分立一般不作规定,而我国《法》将合并、分立专列为一章(见《法》第7章)做出明确规定,原因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创时期实践中,大量存在着分立行为不规范,并借以规避债务的现象。分立
    • 之债的含义和其特征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3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因为不当得利发生之债权债务关系称为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该项请求权以使得利人返还其所受利益为目的,非似相对人所受损害的填补为目的。所以,如果受益人的利益超过了受损者的损失,受益人只在损失
    • 犯罪中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6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