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关系未送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9 03:16:32 385 人看过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23: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通知未送达本人劳动合同解除仍有效
    案情简介:李某于1997年8月入职威海市某食品加工公司从事电工工作。2013年1月2日,李某在家不慎扭伤腰部,经医院诊断,需休息1个月。此后李某又3次向公司请病假,累计病休6个月。2014年7月6日李某病假期满后,未再向公司请病假,也未到公司上班。2013年7月16日,李某应聘威海市某酒店。7月31日,公司以李某旷工为由,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未送达给李某。2015年5月15日,李某向威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申请,要求撤销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支付2013年1月4日至今的生活费。仲裁院驳回了李某要求撤销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决定的仲裁请求。案情分析:用人单位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未送达给劳动者,该决定是否产生法律效力?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及时向劳动者出具证明,但法律并未规定未向劳动者送达即应当认定所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不产
    2024-01-12
    333人看过
  • 因未解除劳动关系赔偿办法,什么是解除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在我们务工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劳务关系能够直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多的劳动关系,如果出现纠纷情况的话不至于无法证明双方存在的关系,出现劳务赔偿情况的话,因未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问题是非常令人头疼的。那如果遇到因未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怎样的呢?解除劳动关系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手续,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对劳动者进行法定补偿。并非所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均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的,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才可以得到补偿。法律依据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即只有在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等六种情况下下,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才有经济补偿。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
    2023-04-28
    461人看过
  • 未解除劳动关系又签派遣合同是否有效
    1、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部门提出所用人员的标准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等,劳务派遣部门通过查询劳务库资料及各招聘储备人才中心等手段搜索合格人员,经严格筛选,把人员名单送交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进行选择并确定后,与派遣部门签订劳务租赁(派遣)协议,派遣部门和被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而本案却是原告将自己的员工交由劳务派遣部门,再由劳务派遣部门“派遣”回到本单位,既不存在用人单位提出用人要求、在劳务派遣部门提供的人选中选择并确定人员,也不存在劳务派遣部门搜索、筛选。而且是在用人单位未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租赁(派遣)协议时,派遣公司就把被派遣人派遣到用人单位,明显是弄虚作假,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劳务派遣。2、《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3、原劳动合同未解除,又签了新合同,这是对原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按新劳动合同履行。4、《
    2023-05-31
    335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送达通知书的范本是什么
    1、直接送达根据员工的户籍地址和现住址直接去员工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有两人以上一同前往,一人为人事人员,一人可以是工会或其他部门员工,送达员工并要求签收。万一员工本人不在家,也可以请员工同住的成人直系亲属签收有效,这个办法适用于员工住址较近的情况。2、邮寄送达通过邮政寄送挂号信,在挂号信的封面或存根栏必须写上送达的内容是什么,不然今后收信人会以不知道信中是什么内容没看或扔掉等理由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另外,在挂号信寄出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到邮局去确认信件是否送达,邮局会给予正式的反馈,如果地址有误退回,再做其他办法。3、留置送达第1点谈到如果直接送达没有人接收,家中无人,可以请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或辖区派出所民警陪同一起到员工家门口,将信件内容塞入员工家中,并请社区、民警签字佐证以送达。4、公告送达如果找不到员工本人,可以采取登报的方式。其实,采用这种方法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的,那就是只有
    2023-08-04
    146人看过
  • 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合同签订是否合法?
    一、参与经营的合伙人还保留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承担因此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法律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
    2023-03-21
    265人看过
  • 二劳动仲裁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效力如何
    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关系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根据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二)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可以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吗解除劳动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以下争议为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其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
    2023-08-07
    46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关系是否可解除?
    未签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企业与伤残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关系案情李先生于1994年进入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期限至2008年2月的劳动合同,2007年4月,李先生在驾驶电瓶车上班途中与一辆大客车相撞,致使李先生重伤。该事故经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因工致残程度六级。李先生受伤后一直进行治疗至今。2008年2月,企业以李先生劳动合同到期为由与李先生终止劳动关系。李先生认为企业不能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由此李先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企业恢复与其的劳动关系,并按规定发放伤残津贴。庭审中,李先生称,2
    2023-07-16
    324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应当如何送达
    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终止通知的送达程序及方式,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本着负责、诚信的原则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保留履行送达程序的相关证据。同时,鉴于送达属于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以及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诉讼中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承担举证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劳动合同终止通知的送达,指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将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送交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本着负责、诚信的原则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其送达程序及方式足以让一位有正常辨别力、判断力的第三人认为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已经送达劳动者。同时,鉴于送达属于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以及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诉讼中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承担举证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注意完整保留履行送达程序的相关证据。 劳 动 法 规 定 用 人 单 位 如 何 送 达 终 止 劳 动 合 同 通
    2023-09-06
    145人看过
  • 公证送达回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证送达回证具有法律效力。所谓“公证送达”,亦称现场公证,是指执法人员在送达执法文书时,同时邀请公证处两名公证人员一同前往,一旦发生当事人拒签情形,执法人员当即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实,并由公证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而后将执法文书留置于现场,从而完成送达程序的一种送达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公证人员现场作证以证明送达程序完成的事实。实践证明,现场公证具有实用、有效且容易实施的特点,不管当事人以何种手段拒收执法文书,只要送达现场有两名公证人员签字作证,执法人员的送达就符合程序要求,这样也就较好地解决了留置送达时因无人作证而造成执法文书不能生效的问题,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证据不足及程序不合法的问题。实施公证送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际执法当中,执法文书采取直接送达方式,常遇到当事人拒绝签收情形;采取公告送达方式,则要过60日才发生法律效
    2023-06-17
    25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是否自送达起生效?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需在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后才具有法律效力,通常为15天。在这15天内,当事人未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需履行仲裁裁决书所载明的义务。对于无异议的仲裁结果,当事人应据实履行。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并非一经送达便立即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需在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仲裁裁决的起诉期限通常为15天。在这15天内,如当事人未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需履行仲裁裁决书所载明的义务。对于无异议的仲裁结果,当事人应据实履行。 劳动仲裁裁决的起诉期限是什么时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的期限为十日内。因此,劳动仲裁裁决的起诉期限为作出之日起十日内。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需在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劳动仲裁裁决的起诉期限通常为15天。在这15天内,如当事
    2023-08-30
    254人看过
  • 开除决定未送达劳动合同不解除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姜某被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一案做出了判决,用人单位开除职工姜某的行为被判无效。原告姜某是被告某电信公司委托培养的学生,双方约定姜某毕业后,到被告某电信公司工作,姜某毕业后,电信公司为其办理了正式正式录用手续,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1998年7月31日起至2003年7月30日止。2000年5月中旬,姜某向被告递交了辞职申请,被告不同意其辞职,姜某当日撤回了申请。在没有继续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从第二天开始姜某就不再到单位上班了。2000年8月,电信公司对姜某作出了开除公职的决定,并将姜某的人事档案关系移到了姜某户籍地街道办事处的劳动部门,但未将该开除公职决定送达给姜某。电信公司还向西城区申诉,要求姜某支付违约全及培训费,仲裁委裁决姜某支付电信公司26069.83元,培训费2100元。姜某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起诉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西城区人民法院经
    2023-06-09
    59人看过
  • 未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能签订有效的派遣合同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部门提出所用人员的标准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等,劳务派遣部门通过查询劳务库资料及各招聘储备人才中心等手段搜索合格人员,经严格筛选,把人员名单送交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进行选择并确定后,与派遣部门签订劳务租赁(派遣)协议,派遣部门和被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而本案却是原告将自己的员工交由劳务派遣部门,再由劳务派遣部门“派遣”回到本单位,既不存在用人单位提出用人要求、在劳务派遣部门提供的人选中选择并确定人员,也不存在劳务派遣部门搜索、筛选。而且是在用人单位未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租赁(派遣)协议时,派遣公司就把被派遣人派遣到用人单位,明显是弄虚作假,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劳务派遣。未续签派遣合同,劳动关系如何认定未续签派遣合同,但仍代发工资,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
    2023-07-05
    277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是否送达员工才生效
    一、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是否送达员工才生效1.直接送达方式:首先,根据员工的户籍所在地及目前居住地进行判断,尽量安排人员亲自前往员工家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至少由两名以上的员工共同执行此任务,其中一名成员应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士,另一名则可选择公司工会或者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员工。当到达员工居住地时,需向其传达相关信息,并要求对方签署收据。若员工本人无法在家中接收文件,我们亦可请求员工的成年直系亲属代为签收,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员工住所距离公司较近的情况。2.邮寄送达方式: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邮政服务寄送挂号信。在此过程中,务必在挂号信的封面或存根栏明确标注送达的具体事项,以免日后收件人以不知情、未阅读或随意丢弃等原因引发不必要的争议。此外,在挂号信发出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仍需前往邮局确认信件是否已成功送达。邮局将会提供正式的反馈信息,如发现地址错误,将予以退回,然后再采取其
    2024-07-09
    59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没有解除社保关系是否正确
    一、解除劳动关系没有解除社保关系是否正确?员工离职后,由原公司在15日内为员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和社保报停手续。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有电子版本形式,由公司和员工分别盖章确认后拿去劳动局盖劳动局公章,再有人力资源部员工带着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去社保局办理保险报停手续。离职员工如果需要转移社保,公司还应该将人员减少表、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一并交给离职员工。二、社保转移申请资料1、申请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缴费职工于缴费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由本人或缴费单位携带以下材料到所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1)《申请》(附件二)(2)缴费职工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缴费职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请提供委托书及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职工养老保险手册》(5)缴费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需要认定的,需出据缴费职工本人的《人事档案》
    2023-05-22
    2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解除劳动关系,拍照送达行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应当以书面方式下达通知书并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公章,并于劳动者离职后十五日内办理好离职手续其中包括离职证明、社会保险转移手续、相关的档案交接等,些事是不可能以照片取代的。
    • 除名决定不送达劳动关系不解除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22
      我国对于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都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时起到解除劳动关系时止的一系列法定条件,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法定程序,其行为即为无效,应予撤销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解除劳动关系通知应如何送达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9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送达,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交给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行为。它的意义在于它是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之日即为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用人单位履行送达程序必须严格遵守两项原则:一是实际履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这一环节绝不可忽略。二
    • 劳动关系解除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16
      甲方:乙方: 1、因乙方自年月日起至今一直患病未能上班,甲、乙双方一致同意自年月日起正式解除劳动合同。 2、甲方于本协议签订之日一次性给予乙方相关补偿款人民币元。乙方不得再以劳动关系为由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甲方:乙方:年月日。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工资是否下一次发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3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实践中,劳动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在下一次工资发放日统一发放。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