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400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0:15:26 256 人看过

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公布,共计有95项各类民间文学、技艺等入选。至此,河南省拥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72项。

此次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神农传说、老子传说、玄奘传说等15项民间文学;传统糖塑、烙画、天坛砚等11项传统美术;阮制作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等22项传统技艺,以及竹马舞、岳家拳、中医正骨疗法等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各种门类的项目,共计95项。此外,还有登封市的大禹神话传说、内黄县的大平调、永城市的豫东琴书等37个项目,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目前,这3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5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已全部建立了市级名录体系,147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名录体系。少林功夫、太极拳、关公信俗、钧瓷烧制技艺等项目也已分批作为备选项目由文化部统一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2008年开始,为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河南省组织开展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等评选命名活动。截至目前,河南已命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2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30个,并对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2011年,河南首批命名了洛阳、登封、温县、浚县、滑县等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市县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实验区”,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逐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记者李亚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6: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章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管理措施有哪些?
    第十八条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第二十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
    2023-04-27
    384人看过
  • 浙江温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
    龙湾的虾虮,瓯海郭溪的米醴琼,瑞安莘塍的五香干……日前,温州公示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这些“好味道”的传统制作技艺,打破以往“非遗”项目以表演艺术类为主的格局,齐齐进入了候选榜单。虾虮的制作技艺温州是沿海城市,不少爱吃“咸货”的市民总少不了“虾虮情结”。虾虮腌制后入肉是一道菜,红红的、咸咸的,特别下饭,是温州人爱吃的传统美食。虾虮,其实就是近海“动物性浮游生物”中的小动物。市民平时吃到的虾虮,很大一部分都产自梅头,就是现在的海城街道,尤以该地的邱宅为主产地。虾虮在当地生产加工,始于明而盛行于民国前后,直到现在,虾虮的制作技艺才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申请。从海中捕捞到腌制成味,虾虮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生产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又强,尽管近年来其工具设备和操作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但还是没能逃脱行业萎缩的尴尬境地。龙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负责人项建伟告诉记者,解放初期梅头尚有13
    2023-06-05
    357人看过
  • 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2009-07-2109:19文非遗发〔2009〕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本部各直属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精神,文化部将于2009年9月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申报条件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二)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三)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四)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二、关于申报程序(一)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申报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具备条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
    2023-06-08
    54人看过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培训班在平开班
    12月6日,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培训班在我市开班。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孙泉砀,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魏一明,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孟宪臣、曹国营、赵琛、李经超,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巡视员赵忠远,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及各省辖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新生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王菊梅在开班仪式上讲话,朱兵在培训班上讲课,孙泉砀就落实好培训班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杨丽萍介绍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性立法进展情况,赵顷霖在开班仪式上致辞。王菊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世界潮流,丰富了
    2023-06-05
    294人看过
  • 云南瑞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98项
    从2005年至今,云南瑞丽市共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8项、传承人113人,其中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3项、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代表性传承人3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项、代表性传承人两人。2006年,瑞丽市的傣族孔雀舞被列为笫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此为基础,瑞丽从整体上、静态上、动态上进行了以孔雀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使一大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先后建立了勐卯镇喊沙村、弄恩村、姐相乡大等喊村、芒约村、弄岛镇芒艾村5个孔雀舞传承基地和腊旺、约相、银衫艺苑3个传承点,由乡镇文化站、社区、学校经常性地在各传承基地、传承点或学校、居民小区举办孔雀舞培训班,或开展各种文艺演出、联欢活动。(马楠)
    2023-06-05
    219人看过
  • 洛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洛政〔2006〕181号)等文件精神,我市日前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秉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对来自全市的33个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评选和科学认定,提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1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扩展项目3个,现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自发布之日起)。详细公示名单请登录洛阳文化网(http://www.lywhw.gov.cn)进行查阅。异议受理: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电话:63919715地址:洛阳新区党政办公大楼10楼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电话:64853528地址:洛阳市中州中路298号2011年11月9日
    2023-06-05
    237人看过
  • 90个项目收录《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记者10月27日从江苏常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获知,《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9月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计10.8万字,内容囊括了已进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90个代表项目,图文并茂,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文化空间。其中,经过成功申报,已有38个项目被列为江苏省级非遗名录,12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列,1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市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传承人定向传承、学校名师传承、社会集体传承和家族世系传承等多种活态传承,创新保护。此次出版的《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共计1000册。(李燕良、吴燕翎)
    2023-06-05
    322人看过
  •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等等,七仙女下凡传说属公约中的口头传说和表达类。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们均没有物质载体,没有物质形态,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们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演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前者是非物质的、无形的。
    2023-06-08
    420人看过
  • 阿联酋“萨杜”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布扎比旅游局局长谢赫·苏尔坦27日宣布,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阿联酋传统编织技艺“萨杜”(Sad)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萨杜”是阿联酋农村和牧区妇女所从事的装饰品编织技艺。古代贝都因妇女将绵羊、山羊和骆驼毛清洗后,用一种木制纺锤纺成毛线,经过染色、上机编织等工序,制成有几何图形的黑、白、棕、米、红等颜色织物。这种织物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和骆驼、马匹等牲畜的装饰上。在古代阿联酋,女子出嫁前必须从家族年长女性那里学会“萨杜”,出嫁后与邻里们相互交流纺纱技艺,在她们自己编织的“萨杜”布上谈天说地。但随着石油的发现和阿联酋经济模式转型,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现在只有少数农村和牧区老年妇女掌握这门传统技艺。为了使这一古老技艺得到传承,近年来,阿联酋政府,特别是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委员会和阿布扎比旅游局加大了对这种古老编
    2023-06-05
    377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惑
    近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各地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同时,怎样才能真正保护这些具有文明传承意义的文化,再次成为热点,其中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运作,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大,众说纷纭,观点迥异。甲方:产业化盘活发展了文化遗产案例之一:少林寺和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在2月12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和专场文艺晚会上,最抢眼的可能是来自河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和他带来的15名武僧。24年前的一部电影使得这座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寺庙蜚声中外,说起来有些尴尬,但正是1982年《少林寺》热播后,少林寺及所在的登封县的游客人数从每年5万人左右迅速在1982年蹿升至70多万人,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260万人。登封市旅游局局长钱桂玲说:2004年少林寺接待游客110万人,一个游客在登封消费200元,一年就留给登封2.2亿元。少林
    2023-06-08
    412人看过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2023-05-01
    376人看过
  • 福建莆田组织申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月22日,记者获悉,福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开始申报。申报时间截至明年1月14日。已列入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有较高价值且具备三代以上传承谱系(或百年以上传承历史)的项目皆在申报范围内。据介绍,申报项目要求能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见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扎根于社会生活的文化传统,具有世代相传和鲜明莆田地域文化特点和人文特色;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文化交流中能产生重要纽带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相关项目;能见证重要文化事项或失传的历史记录,及其重要发展阶段或代表人物,可提供认知文化发展史或某个地区群体性文化发展史;体现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民间习俗、信俗,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代表所在地传统工艺和技能的特色、水平,原则上应在整个县、区以上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023-06-05
    112人看过
  •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cltral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通过,1991年、2007年两次修正、2002年修订),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于2002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向各地方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二、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4、长城1987
    2023-04-02
    54人看过
  • 四川南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1月10日,记者从四川南充市文体局获悉,目前,南充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南充“非遗”厚重保护体系完善南充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先民们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过程中,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使之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川北文化。内容丰富的大木偶、灯戏、皮影,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婉转优扬的音乐和戏曲,别具一格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川北文化的瑰宝共同构成了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6月,文化部开展了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目前,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阆中皮影戏、南部何家班皮影戏4项民间艺术,先后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巴象鼓舞、傩戏等24个项目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充市人民政府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
    2023-06-05
    220人看过
换一批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更多>

    • 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条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4
      (一)申报条件 已列入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 1、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2、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3、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4、具有鲜明特色,在街道内有较大影响。 (二)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应包括: 1、申报报告: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向区文体局提出本街道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
    • 雨花茶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1
      雨花茶不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lt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
    • 常州由谁来批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
      在2009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笔者对偃师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让人有喜有忧。偃师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56个项目,其中“河洛大鼓”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偃师银条的种植与烹饪”、“薛氏石刻”、“宋氏通背拳”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大王的传说”、“洛神的传说”、“玄奘信俗”、“牛心山信俗”、“二鬼扳跌”、“东蔡庄高抬故事”、“糖
    • 什么是第十八条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22
      传承人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直接从事代表性项目传承活动的人员不得被认定为传承人。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能否核准注册为商标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9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能否核准注册为商标,核心在于其是否具有显著特征。缺乏显著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可继续使用该标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等于商标注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或服务,通过商标注册而获得保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