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不参加竞聘单位是否可以算自动离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09:03:13 134 人看过

不可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无效相关文章
  • 单位不聘职称可以去告吗
    可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一、哺乳期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合同怎么维权哺乳期内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合同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2、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取得相关有利证据材料后,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诉讼或者协商解决。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的调解原则。二、老板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有什么?老板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如下:1、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2、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与酒店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酒店支付拖欠工资和赔偿金;3、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4、劳动者有欠条的,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用
    2023-03-31
    115人看过
  • 单位可酌情与兼职职工解聘
    市民王先生反映:我在朝阳区开有一家商贸公司,上个月刚与一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近日发现他早已和另外一个单位签订兼职的合同。虽然目前他的兼职工作未影响公司业务,但我还是觉得不妥。请问是否可以对该兼职员工进行解聘?回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兼职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2)用人单位对兼职提出反对意见,劳动者拒不改正。但这两个条件都需要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以职工兼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仅限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全日制的劳动合同关系,而且无论其所兼职的是全日制劳动关系还是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均可适用上述规定。我该被单位解聘吗51岁的刘复生手里拿着胜诉判决,却一脸愁容地对记者说:“当初嫌我岁数大,不让我上班;现在我病得不能
    2023-08-12
    271人看过
  • 伪造学历入职,单位是否可以解聘
    员工存在学历造假方面的行为时,要判断用人单位是否能合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话,要先根据该员工提交的学历信息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的相关度,以及劳动者是否有义务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还有是否会影响用人单位与该员工建立合同的决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者违背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是否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涉及对于该行为是否符合欺诈的认定。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欺诈。律师补充: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证书、
    2023-05-06
    72人看过
  • 参加单位聚餐发生口角职工自杀单位也担责
    参加单位聚餐时与同事发生口角职工归途中自杀单位也担责张某在单位聚餐时与同事发生口角,在回去的路上因情绪激动等原因投河自尽死亡。张某的父母以管理失职及侵权为由分别将张某所在的某餐厅原投资人李某、王某及言语刺激张某投河的餐厅经理宋某共同诉至法院。张某是密云某餐厅员工。该餐厅以庆佳节为由,组织所有员工集体聚餐。聚餐中,因工作摩擦大家不欢而散。张某在餐厅经理宋某及另外两名同事的陪同下回员工宿舍。归途中,张某一再表示自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想自杀,宋某反复劝说无效,最终怒道:那你就去死吧!张某遂起身投河。宋某及其同事连忙报警,但张某被救上岸后已经溺水身亡。事发后,餐厅与张某的父母签订了补偿协议书,约定:张某投河自尽一事与餐厅无关,但出于人道主义精神,餐厅一次性自愿补偿张某父母抚恤金及火化费共计4万元整。随后将4万元交付给张某父母。但张某父母仍将餐厅及宋某诉至密云法院,除已收到的4万元补偿款外,索要死亡
    2023-06-05
    436人看过
  • 职工是否自行离职应由单位来证明
    小王是昌乐县某公司职工。2011年5月,小王到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起诉,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为由,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3万元。庭审中,小王诉称,2000年9月,自己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9月15日,公司经理口头通知自己不要再到公司工作,但公司没有支付他任何补偿,也没有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公司则答辩称,小王自行离职,未办理任何离职手续,属于旷工行为,公司不应当支付小王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仲裁庭认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负有管理的职责,并具有法定劳动关系解除后的后合同履行义务,小王是否属于自动离职,公司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否则就应当推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关系。现在,单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小王是自行离职还是旷工,因此仲裁委推定小王主张的公司违法
    2023-04-22
    417人看过
  • 是否“自动离职”由用人单位举证
    职工小张很苦恼,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却常因小事和部门经理搞得很不开心。2014年11月,公司突然通知小张要调整工作岗位。据小张说,要他去的新岗位不仅自己很不喜欢,而且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也没有现在好。他以事先未征得本人同意为由,不同意调岗,坚持在原岗位上班。公司随后以未到新岗位报到,属于无故旷工为由,按自动离职炒了小张的鱿鱼,既未出具辞退证明,也没有任何经济补偿。小张十分生气,在江苏镇江市总工会的支持下,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庭最后裁决公司败诉,要求立即恢复与小张的劳动关系。口头辞退与自动离职,虽然都是劳动者离开单位,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口头辞退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情形,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甚至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不利后果。而自动离职,根据1993年原劳动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是指劳动者终
    2023-06-09
    456人看过
  •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退休算工龄吗
    自动离职后不算工龄的。从各地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作为除名职工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不能视同缴费年限,其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应从各地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开始计算。一、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二、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
    2023-04-05
    307人看过
  • 员工辞职入职竞争单位
    某金属公司员工王某辞职后,投身到竞争对手怀抱,从事相同业务工作,原公司认为王某辞职到对手公司,会给本公司带来利益损害,因此以竞业限制违约为由,诉求支付竞业违约金。日前,南汇区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案作出一审判决,某金属公司要求王先生支付竞业违约金2.4万元的诉讼请求未获支持。记者注意到,本案适用的是1995年起施行的《劳动法》,这部法律对有关竞业限制并未涉及,法官审理本案,主要是依照公平原则解决双方争端。承办法官告诉记者,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作了详细规定,法院处理类似纠纷将更有底气。去年5月22日,王先生进入上海某金属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各一份,合同有效期为一年,王先生在公司担任销售主管职务。双方在保密协议中约定,王先生从离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在同行企业工作,并认可,公司在支付王先生工资报酬时,已考虑到王先生在职或离职后需要承担保密义务,因此无须另行支付
    2023-06-09
    462人看过
  • 同一单位离职了是否可以再入职
    同一单位离职后可以再入职。但原劳动合同因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再入职应该及时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一、自用工之日起多长时间签劳动合同正规单位,不论大小,入职一个月都应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管你是工厂还是加工厂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都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同时签订,或自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入职超过一个月无书面劳动合同,属于单位违法。二、入职前协议书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入职前协议一般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入职前可以签订协议,但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但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仍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三、劳动合同到期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
    2023-04-11
    232人看过
  • 职工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单位能否扣发其工资吗
    不能,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1、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2、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3、出任人民法院证明人;4、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5、其他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3-04-21
    62人看过
  • 职工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活动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一、职工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活动受伤是否属于工伤1、一般是属于工伤。职工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视为工作原因,但参加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除外。2、法律依据:《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注意什么(一)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二)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2023-06-16
    367人看过
  • 职工参加单位运动会受伤也可申请工伤认定
    北京:职工参加单位运动会受伤也可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处理意见》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致其伤害的机动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范围的,应依据《条例》有关规定认定为工伤。但不包括职工因酒后驾车、无照驾驶和驾驶无牌照车辆导致伤亡的情形。在因上下班交通事故申请工伤认定的情形下,职工应该提交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相关证明材料。此外,职工在工作中因他人不服从其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受到暴力侵害造成伤害,且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具有因果关系的,以及职工在参加本单位利用工作时间组织的运动会和体育比赛(本单位部门之间组织的除外),或者代表本单位参加上级单位举办的运动会及体育比赛中受伤的,都应该认定为工伤。《处理意见》同时明确,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且情况紧急,在工作岗位上死亡或者从工作岗位上直接送往医院抢救并在48小时之内死亡的,也应视同
    2023-06-10
    341人看过
  • 单位能否解聘55周岁的职工
    一、单位能否解聘55周岁的职工单位一般不能解聘55周岁的职工。法律分析:如果是女性。就不存在辞退的问题,55岁的女性本身就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企业是依法办理退休手续,不存在辞退一说,这是劳动合同的自然解除,单位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是特殊特殊工种。同样男性如果从事的是高空、深井等特殊工作,是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手续,同样单位的做法也是合法合理的,不存在辞退一说,单位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员工没有任何过失。此时要区分员工是否在公司连续工作15年。员工已经在公司连续工作15年,此时法律规定是不允许辞退的,如果辞退员工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二是不履行合同,要求经济赔偿待遇,企业要满足员工的要求。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不满15年,此时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二、辞退老员工怎么赔偿辞退老员工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2023-04-25
    277人看过
  • 单位自动离职以前的工伤怎么赔付
    1.可以要求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工伤职工在领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选择辞职,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用人单位工作。2.工伤职工无论是否离职,都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一、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哪些材料个人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
    2023-03-02
    122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合同无效
    相关咨询
    • 单位要求辞职,员工可否自动离职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9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关于职工擅自离职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争议处理范围的复函》(劳办
    • 单位没有岗位自愿离职算不算自动离职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7
      单位没有岗位,当事人自愿离去,算是自动离职。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
    • 用人单位不让加班自动离职可以不赔偿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3
      不让加班合法,自动离职要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四条规定,加班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之后安排,并且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法律保护劳动者休息权,从多方面限制加班,用人单位不安排劳动者加班符合法律规定。 自动离职,指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因为用
    • 自动离职是不是可以算旷工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7
      法律中没有具体规定旷工几天就算自动离职。不过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单位不为职工参保,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一、《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属于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