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职时补签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没签劳动合同后来补签的是合法的。
但是不能存在下列情形否则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订
《劳动合同法》就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资。
4、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并协商办理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手续。
-
离职没有签劳动合同,办理离职手续需要补签劳动合同吗
225人看过
-
有效的劳动合同签时间吗?
451人看过
-
员工自动离职有补偿吗?没签劳动合同
265人看过
-
员工辞职的时候再补签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合法吗
12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没签离职补偿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347人看过
-
劳动合同补签有效吗,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什么?
403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不补签劳动合同辞职时效多久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17【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时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是在2010年六月入职,到2011年六月满一年。应当知道自己没有签劳动合同,没有入社会保险。如果没有及时要求签劳动合同和入社会保险,就过了仲裁时效期一年。 【3】如果在2011年六月前就要求和单位签合同,入保险,不间断要求签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
-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6正规的来说,劳动者到一个单位工作,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离职的时候也需要依法提前30天或3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下面由法律经验在这里整理介绍。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要依法提前告知单位辞职 虽然单位没有同你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但你仍然应当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离职; 2、当然,同时你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可以转化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有
-
劳动合同补签的期限,劳动合同补签时间?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1关于合同补签,应当以用工之时补签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更是对补订劳动合同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随时离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6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可以随时离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如果劳动者自离,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只要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就是合法的,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自己提出离职的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
-
劳动者提出离职,可以补签劳动合同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31退休后可以补充劳动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补签劳动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根据我国法律,下列劳动合同或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因此,只要没有上述情况,劳动合同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