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中死刑的案例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7:04:15 409 人看过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

犯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有哪些

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常见的情形有: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0: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分析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4、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
    2024-01-02
    153人看过
  • 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案例
    基本案情:上诉人XX因与被害人夫妻关系不睦,外出打工期间与上诉人戴XX相识后同居。上诉人XX因离婚不成,与上诉人戴XX预谋杀害被害人。上诉人XX待被害人酒醉后,乘机将碾碎的安眠药冲兑在水杯中让被害人喝下,上诉人XX怕药物起不到作用,指使上诉人戴XX将她的儿子带出屋外。上诉人XX用毛中紧勒被害人的脖子,用双手掐其脖子,致其机械性窒息死亡。上诉人戴XX见被害人死亡后,将上诉人XX使用的毛巾扔掉。裁判理由:上诉人XX为达到与上诉人戴XX结婚生活的目的,使用安眠药迷晕被害人,又用毛巾勒、手掐压被害人颈部,导致被害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上诉人戴XX在明知上诉人XX要害死被害人,在事前准备阶段与其一起去药店买安眠药。事中实施阶段,又听从上诉人XX的指使,将其儿子带离现场,以便于上诉人XX顺利实施犯罪。事后,又隐匿犯罪证据,将作案用的毛巾带离现场并扔掉。上诉人戴XX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
    2023-12-23
    451人看过
  • 死刑判决中的贩毒标准:案例分析
    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1、鸦片1000克以上;2、甲基苯丙胺(冰毒)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6、吗啡一百克以上;7、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8、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9、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10、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11、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贩毒判死刑的法条依据有哪些?《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
    2023-07-07
    263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公诉意见案例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60条、第165条、第169条之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5条有关规定,我们受本院检察长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依法出庭,对本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李某涉嫌故意杀人罪一案,支持公诉,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刚才的法庭调查中,公诉人讯问了被告人李某,向法庭提供了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被告人供诉、鉴定结论等证据,这些证据充分证实了本院起诉书对被告人李某犯有故意杀人罪的指控。为了更好的履行公诉人职责,现就本案发表如下意见,请合议庭评议时予以充分考虑并采纳:第一、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有四个,一是犯罪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二是行为人主观方面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危害后果
    2023-12-19
    453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例分析
    2003年12月13日凌晨,张某用老虎钳和扳手将某供电局放置于城区道路旁一台尚未使用的变压器拆开,将变压器内的3个铜芯线圈取出,造成该电压器整体报废。张某欲将铜芯线圈盗走时,被当场抓获。被损变压器经物价部门鉴定,价值1万余元,铜芯价值4200元。对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存在分歧。认为构成盗窃罪(未遂)的理由是:张某主观上有故意非法占有变压器内铜芯线圈以获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由于他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最终得逞,应认定为盗窃罪(未遂)。笔者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其理由如下:从法理上分析,张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上的“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也就是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数次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形。由于想象竞合犯是一罪而非数罪,所以不以数罪实行并罚,只能按所触犯的
    2024-02-04
    117人看过
  • 2021年故意杀人案件中死刑的相关规定
    一般理解,严重的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为毁灭罪证杀人的;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因歼情杀人的;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如在会议过程中,故意杀人等;多次故意杀人的,此处多次,指2次及以上;杀死孕妇的;故意杀人后抗拒抓捕造成新的犯罪或严重后果的;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杀害社会活动人士、科学家等知名人士的,如杀害外
    2023-07-07
    447人看过
  • 故意杀人未遂案例
    法律综合知识
    一、故意杀人未遂案例被告人郭传应与被害人宁某系夫妻关系,自2012年9月后,被害人宁某频繁通过网络与电话,与他人长期保持联系,与丈夫郭传应感情逐渐淡薄,并多次提出离婚,二人为此发生争吵、打闹。2013年5月12日下午,被告人郭传应从宁某手机中发现一条称宁某为“老婆”的暧昧短信,向宁某质问未果,引起郭传应不满。2013年5月19日16时许,被告人郭传应酒后到宁某所在学校要求解决婚姻中的矛盾,因宁某态度冷漠而离开。当晚20时许,郭传应从家中携带一把菜刀及四支“速灭杀丁”农药再次来到学校,在操场边见宁某朝宿舍行走,上前拉住宁某要求商谈,宁某甩开后继续前行。被告人郭传应便拿出菜刀从后面朝宁某头部、颈部连砍十数刀,后被闻讯赶来的学校老师制服并夺下菜刀。郭传应见宁某受伤倒地,便掏出“速灭杀丁”农药连喝两支,企图自杀,欲喝第三支时被他人制止。宁某受伤后,被他人送医治疗,经镇安县医院诊断伤情为:头、颈、背
    2024-01-21
    36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既遂案例中,法院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故意杀人罪既遂,没有特殊情况的,很可能被判处死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故意杀人是少数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因此,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情节轻微的,可以从轻处罚。恶意拖行致交警殉职,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刑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
    2023-07-18
    436人看过
  • 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有哪些
    一、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有哪些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包括:1.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2.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3.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4.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5.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6.为毁灭罪证杀人的;7.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8.因歼情杀人的;9.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10.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11.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12.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13.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二、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是: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法院根据犯罪手段、危害结果、主观故意、认错态度等因素综
    2023-09-12
    450人看过
  • 共同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案例分析
    符合下列要件认定共同故意伤害罪构成: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3.各共犯人共同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4.各共犯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何认定共同故意伤害罪?一般按照下列标准来认定共同故意伤害罪:1、有两人以上的行为人;2、出于共同故意;3、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4、致人遭受轻伤以上的后果与行为人共同实施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7-05
    316人看过
  • 未成年人杀人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酒后杀人是否算故意杀人意外致人死亡,有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
    2023-07-02
    482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的私了案例分析
    对于刑事案件的刑事处罚部分一般是不可以私了的,不过对于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部分,是可以依法进行和解的,但是刑事责任是不可以通过私了而消失,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发现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就可以私了。刑事案件“私了”的特征刑事案件“私了”与刑事案件“公了”及与与国外刑事制度方面的“辩诉交易”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从刑事案件“私了”的概念本身,同时与刑事案件“公了”及国外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制度的比较中,分析刑事案件“私了”的特征。(一)程序性。刑事案件“私了”是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之一,当然,这种结案方式,与刑事案件的“公了”一样,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程序性应该是刑事案件“私了”的一个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的“私了”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刑事案件的“私了”并没有一定的程序可以遵循,都是各自行之。各国对刑事案件的“公了”都制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法。但是各国都没有对刑事案件的“私
    2023-07-06
    488人看过
  • 雇主买凶杀人的案例分析及定罪情况
    雇主应当对其死亡后果承担赔偿责任。买杀人的雇主和实施杀人行为的犯罪行为人属于共同犯罪。定罪如下:1、以故意伤害罪定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如何定罪量刑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3-07-03
    225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和量刑:司法实践分析
    间接故意杀人的量刑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但主观上却放任这种危害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当事人死亡的行为。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判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
    2023-07-06
    43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犯罪案例分析和刑事案例分析的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
      违法刑法是犯罪,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没有太大的差别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
    • 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刑,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罪会判处死刑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8
      根据刑法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一锤定罪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
    • 因故意杀人罪成立故意杀人罪应判死刑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08
      故意杀人罪中谋杀成立能不能判处死刑需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如果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是可以判处死刑的,但是有死刑限制情形的除外,如不满18岁的人、孕妇、已满75岁的人是不适用死刑。
    • 撞死人自首案例分析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03
      河南省一家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司机王某,持过期驾驶证驾驶客车以时速70至80公里的速度,沿尚未交付使用的简阳路由南向北行驶至一栋居民楼前时,遇一男子步行至此。王某刹车不及,致汽车撞到该男子身体左侧。案发后,王某拨打"110"报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伤者。但受伤男子终因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交管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经交管部门调解,王某与死者家属达成调解协议,由王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