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法》第35条第1、2款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从该条款的表述方式来看,我国《公司法》使用了“出资转让”而非“股份转让”的法律概念,受此影响,在一些学术著作以及实践中也常出现“出资转让”和“股份转让”等不同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二者概念上的模糊和使用上的混淆,为此有必要对于“股份转让”这一法律概念本身进行分析研究。
我国现行《公司法》制定时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在充分考虑到当时国情和立法条件的基础上,也较多的借鉴了别国的立法经验,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份转让问题的规定,就与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股份转让问题,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股东非得其他全体股东过半数之同意,不得以其出资之一部或全部转让于他人,很明显,我国《公司法》第35条第2款的规定,与该条款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将“其他全体股东”改为“全体股东”),而从表述方式来看,我国《公司法》也沿用了其“出资转让”的概念.但笔者认为,从公司法理论的角度分析,“股份转让”的概念更为准确。
公司设立时股东的出资,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资金的最重要来源,在公司设立完成后实际上已经完全转变为公司的法人财产,股东也只能成为其所持股份的所有人,而不可能成为其出资财产或公司财产的所有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股东失去了对其出资财产的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原始所有权,同时获得了作为股东所应享有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即股东权。因此,在公司成立后股东之间以及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的只能是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而不是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出资”,因此,应为“股份转让”而不是“出资转让”。
此外,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出资,在公司存续期间的不同阶段,其代表的财产价值必然会受到公司经营业绩的直接影响而发生较大的起伏变化,在某一特定时期股东持有的股份所代表的财产价值,很可能会大于或小于公司设立时该股东“出资”的财产价值,在这种情形下,“出资转让”一词作为法律概念使用时同样有失准确。
-
“让客户满意”歧义辨析
488人看过
-
股份转让的实例分析
499人看过
-
合伙人间股份转让股份转让
280人看过
-
股份转让规则股份转让所得税
164人看过
-
退股合法吗?股份转让合同实例分析
460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名词辨析
253人看过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二是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三是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更多>
-
转租与租赁转让的界限辨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22转租和租赁转让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转租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将租入的资产出租给第三方的行为。这种行为至少涉及三方(原出租人、原承租人和新承租人)和两份租约(原出租人和租约)。在转租中,承租人并不退出租赁关系,而是将租赁物出租给次承租人使用和收益。同时,原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仍然存在。转租不同于租赁权的转让,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租赁权的转让是指承租人将租赁权转让给第三人,承租人退出租赁关系,而
-
股东转让股份还是转让股份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6是转让股份,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转让时应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后变更公司登记事项
-
股份转让纠纷名义股东未经出资人同意转让股份是否有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21实际投资者以其为实际权利人为由主张转让无效。如果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受让人是知道转让人是名义股东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未经实际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转让股权的,实际出资人按照约定请求名义股东赔偿因股权转让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予以支持。
-
什么是股份转让, 有何意义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6一般指公司股东将其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全部转让的,转让人不再是公司股东,受让人成为公司股东;部分转让的,转让人不再就已转让部分享受股东权益,受让人就已受让部分享受股东权益。股份转让一般包括股份回购和并购。 股份转让是指股份的持有人和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持有人自愿将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支付价金的行为。股票转让还可进一步细分为记名股票转让与非记
-
名义投资人的股份可转让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09名义投资人股份可转让 案情介绍:近日,顺义法院审结一起股东权纠纷案,判令北京山水公司注册成立时,注册登记在被告王林名下20%的股权属原告张静所有。 原告张静诉称,2002年10月,我个人出资成立山水公司,因为当时设立有限公司股东须登记为两个人,所以借用王林的身份证进行了公司申报,山水公司的注册资金全部是我的出资,公司成立后的经营资金也是我的出资。工商登记中王林只是20%注册资金的名义投资人,我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