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和著作权发生冲突,原则是著作权让渡于物权,即作品作为物品的所有人发生变更,其享有对该作品物件的占有、使用(如展示权)、收益、处分的权利;但是,著作权本身固有的人身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属于著作权人,不会随作品物权转移而发生转移;其他财产性著作权(如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等等)也是属于著作权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八条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著作权本身固有的人身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
用益物权是以对标的物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权利。用益物权人支配的是标的物的使用价值,权利人设立该权利的目的是获取物的使用价值,因而用益物权又可称为“使用价值权”。用益物权作为物权的一种,着眼于财产的使用价值。
而担保物权则侧重于对标的物交换价值的支配,其不以对物的实体利用为目的,而是通过支配物的交换价值来确保所担保的债权获得圆满实现。担保物权人所支配的是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即担保物在折价、拍卖或变卖时的价值。担保物权设立的目的是保证担保物权人能够对担保物的交换价值优先受偿。学理上经常将担保物权称为换价权,就是因为担保物权是以获取担保物的交换价值为目的,而用益物权是以取得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所以也称之为实体权。
(二)存续期间不同
用益物权往往有明确的存续期间,此种存续期间或是约定的,或是法定的。用益物权只有在物权关系被解除以后,才归于消灭。权利人取得用益物权之后,就可以对标的物进行使用、收益。
而担保物权的权利人不能在设定权利后立即实现权利,只有在所担保的债权已届清偿期且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物权人才能行使变价受偿权。担保物权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在债权实现后,该担保物权亦随之消灭。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当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发生后,如果权利人不行使担保物权,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担保物权也归于消灭。
(三)性质不同
除地役权外,用益物权都不具有从属性,故用益物权主要为独立物权。用益物权一旦设立,权利人便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权、收益权,亦即该权利是独立存在的,依当事人之间设立用益物权的行为或法律的规定而设立。
而担保物权因其具有从属性,即担保物权因债权的产生而产生,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所以是从权利。一般来说,尽管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权利内容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完全可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物之上。例如,在某一土地上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后,还可以在该土地上设立抵押权。
(四)目的和社会功能不同
权利人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对物的使用和收益,从而获取物的使用价值,因此必然要以对权利客体的实体支配为条件。权利人对物的支配就要求权利人首先应当实际地占有标的物,因为占有乃是使用的前提,丧失了对物的占有,将导致用益物权不能行使。
但在担保物权中,担保物权设定的目的并非是行使对物的使用和收益权,所以不以对标的的直接支配为条件。质权之所以要求占有质物,是为了保证质权的实现,而非为了使用质物从中收益。
用益物权是对不动产的实际控制和利用,这就决定了用益物权制度必然在相当程度上与一国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密切联系,这使得其具有明显的“本土性(或称本地性)”;而担保物权并不要求对不动产等资源进行实际的控制,仅仅需要其交换价值的延续和维持,因此,它与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为担保物权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五)客体不同
用益物权通常以不动产为客体。虽然《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动产之上也可以设定用益物权,但是《民法典》所规定的四种具体用益物权都是以不动产为客体的。这主要是因为动产通常是可消耗物和种类物,大多可以通过市场获得,而不需要在其之上设立用益物权。对动产的利用,不一定通过设定用益物权的方式实现,所以,在民法典理论上通常认为在动产上不宜设定用益物权。
而担保物权的客体可以是动产、不动产以及权利。从担保物权的发展趋势来看,只要具有财产价值、能够流通的财产都可以作为担保物权的客体。用益物权的客体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如价值改变、减少等,将对用益物权人的使用收益权产生直接影响,而担保物权的客体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并不影响担保物权的存在。所以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即当担保物权的标的物转化为其他价值形态时,担保物权以标的物的代替物为客体。
虽然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是两种不同的他物权形态,但是二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二者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尤其是某些担保物权中同样体现物的使用价值。例如,在日本法上存在着特殊的不动产质制度。我国传统民法上的典权制度,就兼具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的双重功能。
-
著作权转让与授权发生冲突怎么解决?
106人看过
-
商标和著作权冲突的可以起诉解决吗?
406人看过
-
著作权法条文中的冲突与解决
348人看过
-
发生了人格权与著作权的冲突怎么办?
128人看过
-
商标和著作权的冲突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
444人看过
-
物业和业主发生冲突要怎么解决
228人看过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
著作权转让与授权发生冲突怎么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8著作权的转让与授权出现冲突,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请调解机构介入调解,转让的时间会长一些,因此这两者出现冲突时,以著作权授权为主,著作权不需要申请,作品完成之后就取得相应的著作权。
-
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冲突怎么解决,该如何规定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0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冲突可以通过协商诉讼的方式解决。相对于商标权来说,著作权实际上是具有优先性的。如果著作权人认为商标是从作品之间或者间接获得的,那么可以要求立即停止商标使用行为。
-
如何解决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冲突?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2在我国,工艺美术品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诸如手镯、耳坠、项链、戒指、装饰性玻璃制品、装饰性篮筐、装饰用的瓷器、艺术陶器、花瓶、小雕像、镶嵌画、人造花、人造水果、人造灌木枝等,这些工艺美术品属专利法范畴,不受著作权保护。绘画、书法、摄影、影视、图形等作品首次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受著作权之保护;在同类产品上再次使用该作品的,则由专利法调整,不为著作权法保护。为解决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这一重合,可
-
如何处理商标权与著作权等近似权利冲突以及商标权的冲突该如何解决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4商标权与著作权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产权,分别由《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在实践中,可能发生两种权利冲突的情形,具体是指著作权和商标权都具有合法性,在对两者未进行协调或者处理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对抗。对于这样的权利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是“权利在先”原则,即对在先的权利给予保护,而在后的权利可能被认定侵犯在先权利。《商标法》第31条规定的“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
-
商标权与著作权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8著作权和商标权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法: 相对于商标权,著作权具有在先性。如果著作权人认为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是从其作品直接或间接而来,并未经其许可,著作权人就可以要求商标权人停止使用该商标。同时,如果商标权人的注册合法,商标权人就可以在商标主管机关未撤销其注册商标之前继续使用该商标。这样,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就不可避免。 《商标法》规定,在先权利的保护应当得到充分考虑。如果通过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