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即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逮捕。但可以先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因此对于哺乳期犯罪,如应当逮捕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至于具体量刑要结合案情、犯罪数额、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如有无自首、有无退赃等。与是否哺乳期无直接关系。
一、精神病信用卡欠款逮捕有无必要
精神病信用卡欠款是不会逮捕的,因为他们没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即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精神病发病期间犯罪,法律规定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赔偿责任还是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的。此外,刑事诉讼法还规定,对于符合以上条件,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种情形是“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而不是“应当”或“必须”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是否应当逮捕,由公、检、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六种疾病可以羁押吗
法律没有规定六种疾病,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哺乳期哺乳期间哺乳劳动法怎么规定
308人看过
-
哺乳期法律规定哺乳期间多长时间哺乳期
431人看过
-
哺乳期间犯罪,会被判多久
188人看过
-
哺乳期哺乳时间包含路上时间吗
77人看过
-
哺乳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
118人看过
-
诈骗罪哺乳期如何处理呢
327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哺乳期妇女犯罪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哺乳期内犯罪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判处监禁刑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
-
哺乳期哺乳期间哺乳劳动法怎么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31《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哺乳期喂奶时间。 《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哺乳期禁忌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对于哺乳未满一岁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日常工作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
-
哺乳期间被判刑犯罪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30哺乳期不影响法院的审判和量刑。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哺乳自己的婴儿,即第65条和第72条规定,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取保候审:(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取保
-
哺乳期能不能延长哺乳期期间该怎样哺乳,哺乳期间可以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5女职工哺乳假期满后有困难的,哺乳假可酌情延长。对于哺乳未满1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
-
哺乳期内解除哺乳期内要怎么处理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不得在女员工哺乳期内解除其劳动合同。除非员工有《劳动法》第二十五过失性辞退的规定(如严重违纪、严重失职、刑事犯罪等)。因此,你单位已经违法。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