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土地征收争议的关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2 00:56:38 93 人看过

一、解决土地征收争议的关键

解决土地征收争议的关键有:

1.提高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

2.限制征收土地的条件,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应通过政府主导和监督下与农民协商的方式处理,在协商难以解决时方可采取征收这种国家强制手段。

3.对地方政府征地进行有效的监管,严格履行征收土地审批制度。

二、在农村国家土地征收怎么赔偿的

在农村国家土地征收不赔偿,只补偿。农村土地征收的补偿包括:

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

4.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三、国有土地征收与集体土地征收的区别

国有土地征收与集体土地征收的区别如下:

1.所有人不同

集体土地的所有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果不是体组织成员,那就对土地不享有所有权。而国有土地的所有人是全体公民,中国公民都是拥有人,国有土地属于大家所有,是人民政府代表全体公民行使所有权。

2.土地利用类型不同

集体土地是针对农村而言的,农村和城郊区的土地大多属于集体土地,多为农用。而国有土地管理上相对放开,在使用、转让和交易上就相对要自由得多。

3.收益方式不同

一般集体土地是依靠种植粮食来进行手艺,而国有土地都是通过出让使用权来获取收益,相对集体土地收益就会更加宽广,既可以使用权转让、出租收益,又可以自用土地以及经营收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争议土地补偿征收请求
    征地补偿协议:征地单位:(以下简称甲方)被征地单位:(以下简称乙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甲方需征收现属于乙方位于x集体所有的土地.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及人民政府浙政发文件规定,经双方协商,就征地补偿有关问题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向乙方征收土地面积x公顷(计x亩),其中耕地x公顷,园地x公顷,林地x公顷,农田水利用地x公顷,养殖水面x公顷,建设用地x公顷,未利用地x公顷。政府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可以不公布吗?1、政府征收土地补偿标准是需要公布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2、根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三条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
    2023-07-07
    117人看过
  • 山东省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争议解决途径(一)
    马某侠律师,山东金浩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该所近几年来在房地产法律事务方面,主要以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项目代理,土地使用权纠纷、建筑工程合同、商品房销售纠纷等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办理了相当数量的相关案件。在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争议。当事各方可以通过积极沟通,协商解决。如不能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行政协调1、行政协调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行政协调大部分发生在土地征收争议中,它是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对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协调处理的行政行为。2、行政协调应遵循和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秉公协调,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全局、服从总体目标,统一领导、统筹兼顾的原则。二、行政裁决1、行政裁决是指依法由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
    2023-06-10
    376人看过
  • 存在争议的土地能不能征收?
    一、存在争议的土地能不能征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二、征收土地的具体流程是什么?1、征地情况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国土资源局应当制作征地告知书并公告或者直接发布拟征地公告,将拟征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2、征地调查确认。在征地报批前,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调查核
    2024-02-05
    165人看过
  • 土地争议解决的合法途径
    一、土地争议解决的合法途径土地争议解决的合法途径有:1.协商。因土地使用权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2.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3.仲裁。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辖区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根据纠纷内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纠纷的诉讼时效土地纠纷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
    2023-09-10
    277人看过
  • 争议土地的纠纷解决途径
    那么有纠纷的土地该怎么做才能进行确权呢?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解决纠纷。通常有2种纠纷解决方式:1.纠纷双方协商解决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一方反悔情况,说服力不强。2.靠政府解决一般政府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则签订调解协议书,如果调解不成,则进行行政裁决,也就是有关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依照法律对纠纷作出的公正的具有约束力的处理决定。在处理好土地纠纷问题,明确了需要确权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责任人之后,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只要能够证明争议土地权属清楚、产权来源资料齐全,就可以继续颁证。劳动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发生劳动争议,首先需要当事人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
    2023-08-16
    279人看过
  • 协调和裁决:征地拆迁纠纷解决的关键
    协调制度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法规、规章和国家、省级人民政府有关政策为依据,主要是对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征地补偿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兼顾合理性审查。协调原则必须贯彻协调前置、重在协调的原则,未经协调的案件,不能进行裁决。即使是裁决机关受理了裁决申请也应当先行组织协调,协调意见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同意,即发生法律效力;当协调达不成一直意见时,依法进行裁决。这一制度的确立主要体现在以下规范性文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实施)第25条第3款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国土资源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2002年1月1日实施)第15条第1款规定: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起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
    2023-07-02
    110人看过
  • 立法是解决征地拆迁问题的关键
    唐岩2003年12月31日建设部印发《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鉴于2003年诸多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的大事发生,建设部此举措无疑具有相当意义。但找来规程一览,感到还不解渴。首先谈一个目前公众对于征地拆迁的理解误区。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除非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否则不能拥有土地征用的权限。这种说法目前在中国民间甚至部分学术界都占有一定的份额。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一些城市的扩大建设与老城区改造都显得迫在眉睫———那么公共利益究竟应该如何界定?一些看似纯商业目的的征地行为是否就和公共利益丝毫不沾边呢?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来看看美国是怎么处理这一问题的。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曾经存在的世贸双塔。原世贸大楼所在地为纽约市著名的电子一条街,有几百家经营电子产品的商铺。1962年在纽约市政府的带领下,纽约港务局开始了对世贸大楼的征地活动。代表商铺利益的商人协会对此作出上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
    2023-07-04
    440人看过
  •  离职后补缴社保:解决争议的关键所在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如果公司未给您缴纳社保,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社保投诉。同时,提醒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因此公司未给您缴纳社保,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社保投诉。建议您向劳动监察大队提交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能够证明您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要求公司给您补缴社保,同时提醒你,《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离职后社保从何而来?劳动监察大队来维权!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离职后社保继续
    2024-01-11
    475人看过
  • 土地争议解决的法律考虑点
    一、土地争议解决的法律考虑点土地争议解决的法律考虑点如下:1.土地确权纠纷。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2.土地侵权纠纷。土地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3.土地行政争议。土地行政争议,按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后可能会发生即将被拆迁的房屋存在土地纠纷,由于现行法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不能采取有纠纷的房屋,故此房屋征收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形,确定是否征收
    2023-09-23
    184人看过
  • 征地补偿协议中关键条款解析
    征地补偿协议的重要内容如下:1、补偿总额和各种补偿内容的具体细节,如果出现厂房租赁,各种补偿内容的具体细节尤为重要,这涉及到双方未来拆迁补偿份额的确定;2、补偿的支付时间和方式;3、签订补充协议的,补偿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与主合同条款发生冲突。主合同发生重大变化的,以补偿协议为准;4、约定违约责任,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地履行合同。征地补偿协议签订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吗征地补偿协议签订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订立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属于行政合同,它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应特权与被征收人协议的合同,遵循的是行政原则,只能是由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来作为主体,因此征地补偿协议签订主体必须是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征地补偿的部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023-07-04
    443人看过
  • 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关键点
    解决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仲裁程序有哪些(一)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07-06
    144人看过
  • 解决欠款争端的关键是什么
    一、解决欠款争端的关键是什么解决欠款争端的关键是:1.协商,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2.调解,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时可以请求有关机构等第三方出面调解;3.仲裁,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仲裁条款或协议申请仲裁;4.诉讼,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解决。二、欠款纠纷应提供哪些证据1.身份证明;2.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明(合同、收据、借据、欠据、协议、信件、电报等);3.债务人偿还欠款及利息的证据;4.利息计算方法、起止时间、依据;5.担保或者抵押的证明材料、债务转让的证明材料;6.请求诉前财产保全或者财产保全的,提供可财产保全财物的存放地点、数量价值,银行存款开户行、账户;7.债务人家庭成员情况;8.能证明案件全部或者部分事实的证明材料;9.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提交申请书。以上证据在法院开庭时必须出示原件。10.因客观原因对证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无法自行收集,
    2023-10-31
    470人看过
  • 土地征用补偿安置争议裁决
    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是一项专门针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设立的纠纷解决制度。协调裁决的范围是,对被征地农民与实施征地的市、县政府在补偿安置方面的争议。协调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省级人民政府有关政策为依据,主要是对市、县人民政府有关政策为依据,主要是对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合法性审查,兼顾合理性审查。在程序设定上,当事人应当先向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协调。劳动争议终局裁决情形(一)终局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二)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或因执行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方面发生的争议,均可实行终局裁决。(三)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
    2023-07-16
    351人看过
  • 土地征收补偿款归属权争议
    机动地,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时,有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以后可能进行的调整而预先留出的土地。机动地属于村集体共同财产,村民享有共同使用权。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土地承包出去之前应该要召开村民集体会议,经村民同意后才可进行土地承包或流转,村民拥有这些土地的共享收益权。土地征收补偿款如何发放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是由征收部门发放给农村经济集体的,再由农村经济集体成员确定如何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
    2023-07-04
    34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最新的农村土地征用赔偿争议该怎么解决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0
      农村土地征地拆迁补偿争议管辖法院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如果是普通的土地拆迁补偿争议案件就由土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就由土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关于土地确权争议纠纷有哪些解决途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4
      土地确权纠纷解决途径有: 1.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土地权利的类型、性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 2.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机关、处理程序;运用有关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规定,对具体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方式和程序。 3.运用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法律、政策,针对具体争议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 土地承包争议的解决程序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2
      (1)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 解决的关键。,有哪些相关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24
      解决的关键。 (1)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一般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医院所在区县医学会首次鉴定; (3)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对第一次鉴定结论不满意,申请再次鉴定; (4)如果你不接受重新评估的结论,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裁定。 (5)医疗事故鉴定费由医院承担,非医疗事故鉴定费由患者承担。
    • 征地补偿有争议找谁解决?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9
      一、征地补偿争议怎么处理? 1、可以申请协调、裁决 在公告(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公告)期间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以在当时提出,以便及时调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15条:“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