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加班费引发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劳动争议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由于加班费引发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劳动争议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 动 争 议 仲 裁 时 效 起 算 规 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超过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具体计算方法。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不得超过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不得超过十五个月。
因此,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规定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不得超过一年或十五个月。如果当事人超过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劳动争议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超过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仲裁时效问题:探讨加班费支付的合法性
112人看过
-
到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加班费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403人看过
-
关于加班费支付方式及加班时间确定的问题
324人看过
-
支付物业费问题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10人看过
-
租金一直未支付诉讼时效问题
403人看过
-
解决公司不支付加班费的问题
341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公司的加班工资对他发起诉讼支付加班工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4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时效限制。
-
加班费问题可申请支付令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2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企业拖欠职工加班费的,职工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是职工就加班费申请支付令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即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与企业没有其他债务纠纷,以及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加班费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
-
追讨加班费时效的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61、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劳动关于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离职后,时效为一年。 2、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三条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
-
加班费无按劳动法支付的问题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21、不支付加班费,隶属拖延或未足量支付劳动报酬的违背《劳动法》的做法; 2、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做法,投诉电话:12333; 3、法律依据: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背国家限定,拖延或者未足量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延工伤医疗费、经济赔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能够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置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
-
时费支付问题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30我国婚姻法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未作任何确定性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