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实施诈骗行为能认定是诈骗罪吗
没有实施也没有参与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对诈骗行为不知情出来构成诈骗罪。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的事实骗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则构成诈骗。
二、主观上没有故意诈骗行为怎么量刑
如果当事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诈骗的,不能认定为诈骗行为,不应该按诈骗罪对当事人进行起诉。
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四、请问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是如何认定的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五、诈骗罪量刑是怎样的
诈骗罪量刑标准是;
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可不可以认定为贷款诈骗罪
201人看过
-
诈骗债权是否认定为诈骗罪
415人看过
-
实施诈骗行为但是钱没骗到违法吗
107人看过
-
法律上如何对诈骗罪的实施行为进行认定
349人看过
-
实施了什么行为涉嫌诈骗罪
398人看过
-
是否将诈骗赃物认定为诈骗罪?
99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电信诈骗罪能认定为网络诈骗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3网络诈骗,是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刑法不存在“网络诈骗罪”该项罪名,比较符合该项行为的罪名应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网络诈骗只是电信诈骗类犯罪中的一种形式,电信诈骗类犯罪,包含使用电话、短信、传真、互联网等形式进行诈骗活动,并不能简单
-
诈骗行为未遂的认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4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发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有必对“情节严重”作明确的认定。就诈骗罪情节严重,提出以下观点,以供商榷。1、社会危害性较大如以贩卖毒品的手段进行诈骗,实践中的类似犯罪往往因诈骗不成而引发其他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
-
诈骗罪中非法占有能认定为诈骗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011、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行为人意图使财物脱离相对人而非法实际控制和管领,而且意图非法所有或者不法所有相对人的财物,为使用、收益、处分之表示。诈骗罪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遭受财产损失的情形。 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合法的借款诈骗行为能不能认定为诈骗行为?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2首先要看行为人是否采取欺诈行为(即是否虚构关键事实或隐瞒关键真相),是否符合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被害人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交付财产的欺诈犯罪。如果行为人未能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即使借款用于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或改变借款用途,也是行为人借款后的独立处分,属于借款民事纠纷,不构成欺诈,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第二,
-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0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符合上述的条件,则可以认定为贷款诈骗。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