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购房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2 14:46:47 160 人看过

二手房交易中常见购房陷阱

1、阴阳合同陷阱

“阴阳合同”是指除了签署一份实际成交价的合同之外,再签一个低于实际交易价的假合同,将假合同作为申报纳税的依据,以达到减少交税的目的。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有关规定,按照市场交易规则进行。

2、卖房者并非房主本人

二手房交易中,不仅有“假房主”,还有假房产证、假信息等。二手房交易中,经常出现房产证上的名字与卖房人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因此购房者交出了定金并与卖房人签了合同,如果买卖生变,追讨定金也是费时费力的事。

3、中介合同有陷阱

大部分二手房都是通过中介来成交的,为了快速达成买卖协议好提取中介费,部分不法中介经常在合同上耍小聪明,蒙蔽买卖双方。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最好把和中介有关的条款写入合同中,同时还要注意合同中隐藏的陷阱。

4、中介扮买主吃差价

一些中介经纪人在找到价格较低的房源时,往往还不断向房主压价,如果房主急售,真的同意了这个较低的价格,店里其他经纪人就会扮作买房人与房主签合同。然后通过委托公证等方式,再次加价将房子出售,赚取差价

5、购房合约陷阱

买家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检查合同上有没有不公正条款,一旦发现立即当面指出,检查清楚前不要签字。另外,像卢先生遇到的情况,在没有双方签字盖章的情况下,合同上的涂改是无效的,如果房东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的款项,卢先生可以申请法律程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0: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房产证相关文章
  • 二手房交易的陷阱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陷入二手房陷阱
    一、二手房交易的陷阱有哪些?1、代购内部廉价房有的人利用部分购房者急于购房又想省钱的心理,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以能代购单位内部廉价商品房为名骗取钱财。2、将他人住房非法转卖有的人为了获取利益,通过伪造相关证件等手段将不属于自己的房屋出售,以此骗取房款,等到购房者发现,他们已经逃跑了。3、将已作抵押的房屋非法转卖有的人为了更顺利地出售房屋,就隐瞒了房屋已被抵押的事实,并且用虚假的证件诱使购房者支付了定金或者房款,等到购房者发现事实已经为时已晚。4、一房多卖骗取购房款一些不法中介或个人在出售房屋时,隐瞒房屋已出售的事实,采取一房多卖的方式骗取他人购房款。二、如何才能避免掉入二手房交易陷阱?1、查清房屋的“身份”购房者要核查房屋的相关信息,比如仔细查看房产证,此外还要尤其注意二手房的房龄和面积。二手房的房龄直接决定了二手房的使用年限,这也是交易价格评估的重要依据。至于房屋的面积,购房者最好能实地测
    2023-12-19
    169人看过
  • 购买精装房有哪些常见“陷阱”
    1、品牌模糊相信很多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当问到装修材料的时候,销售人员大都会以“高级”、“高档”、“进口”之类的字眼来回答。如果有的购房者比较认真,要求销售人员回答到底使用的是什么品牌的建材,销售人员则会说出几个比较知名的名牌,然后再追加一句“或者以同类品牌代替”。此时购房者应注意,不要让这些溢美之词迷了眼,要落实到底“同类”到什么程度。这是因为知名牌子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有牌子才有保障。因此,选精装房时一定要了解各类装饰材料到底使用的是什么牌子的,如果精装房还配有家电、家具之类的,就还需要了解这些产品的品牌、保修证明。因此,购房者在选房之前要大致对市场上的建材品牌有所了解,或者是找位内行人士陪同看房。2、虚报装修标准在装修标准方面,开发商的自主余地比较大。这是因为精装修部分的价格由开发商自行明码标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无良开发商就会以虚报装修标准来蒙骗消费者
    2023-04-27
    237人看过
  • 常见二手房合同陷阱(三)
    二手房合同陷阱在商品房买卖中,作为卖方,不但应按合同约定的日期交付房屋,而且应按合同约定的条件(面积、位置、装修标准、《工程质量核验书》等)交付房屋。因此,上述有关卖方违约的完整表述应是:"卖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如期将房屋交付给买方,……"。另外,既然在买方逾期20日时,卖方有权终止合同,没收买方支付的定金和房价款,那么也应规定"在卖方逾期20日(不应是180日)时,买方有权终止合同,要求卖方双倍返还定金和房价款",才算公平、对等。此外,"卖方有权没收买方支付的房价款"的条款本身就是不合法的。物业管理在签定物业合同之前,应先进行社区咨询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看其中是否有不符合规定或对购房者有欺骗行为。目前,在签定物业合同中,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入住新的居住地,第一次签定物业管理合同的期限最长应为二年,二年后,购房者应组成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挑选新的物业管理公司,委托其对物业进行管理。
    2023-08-12
    102人看过
  • 商品房购房常见陷阱
    一、房屋质量我们在商店里购物,既看价格,又看质量。但在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是期房,所以房子的质量在购买时无法鉴定,而往往入住后会发现很多质量问题。二、延迟交房购房人与开发商签定买卖合同,确定了交房日期,但大多数的开发商不能按期交房。延期交房会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和连锁效应。例如某公司先租用某大厦的房间,预定在买卖合同确定的交房日期退租,但到交房日期时开发商却交不了房,原先租用的房已到期,续租又很困难,且价格还要上调。结果就导致了诉讼。三、面积改变购买期房的人在入住时,得到通知说原先购买的100平米的房子现在经实测后又增加了50平米,感到大为惊讶。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事实。前一个阶段北京的几处楼盘都出现了因面积突然增加而引起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纠纷。如果期房的暂测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差几米,问题倒不大。但相差至几十平米,就会引起纠纷。四、广告失真根据广告法,广告内
    2023-03-23
    361人看过
  • 交易中应该避免哪些二手房中介陷阱
    一、看两证细辨真假正规二手房中介必须有两证。所谓两证,即市规划国土部门审发的经营许可证和资格证书。只有经营许可证,没有资格证书的,一般是咨询机构,可以搞房屋政策、信息等咨询,不可搞房屋的租赁、买卖等中介服务;只有资格证书,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属非法经营。在看“两证”时,最好把注册号记下来。一旦与中介机构发生纠纷,便于向消协或市规划国土部门投诉。二、签合同要细不要粗目前与二手房中介公司有关的房屋投诉案件可以归纳为“两多”,一是被投诉的多为两证不齐的中介公司;二是产生纠纷的原因多为合同条文界定不清。所以,消费者如果认为条款不清,有权要求修改或补充,要明确双方责、权、利。比如在合同中明确,一旦发现一方违约,或有欺骗行为,应负什么责任等等。三、选中介宜大不宜小一般说来,规模大的二手房中介机构,专业人员数量多,水平高,信息资源丰富,中介行为也比较规范。规模小往往实力弱,信息量及流通范围都受到局限,一些
    2023-04-27
    408人看过
  • 二手房交易流程是怎样的,二手房交易要警惕哪些陷阱
    一、二手房交易流程是怎样的1、买卖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身份证件及其它证件。2、如卖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买方可以交纳购房定金(交纳购房定金不是商品房买卖的必经程序),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或称房屋买卖契约)。买卖双方通过协商,对房屋坐落位置、产权状况及成交价格、房屋交付时间、房屋交付、产权办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买卖合同。3、买卖双方共同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接受审查。买卖双方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手续后,管理部门要查验有关证件,审查产权,对符合上市条件的房屋准予办理过户手续,对无产权或部分产权又未得到其他产权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情况拒绝申请,禁止上市交易。4、立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根据交易房屋的产权状况和购买对象,按交易部门事先设定的审批权限逐级申报审核批准后,交易
    2024-02-28
    484人看过
  • 买房时有哪些常见购房陷阱及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一、常见的购房陷阱有哪些?1、个人现金收房部分不法中介先伪装成个人购房者,与售房者谈好房价后并不支付购房款,而是与其一同去公证处办理房屋出售全权委托公证。然后,这些不法中介再拿着房产证将房子出售给其他人,等拿到了钱之后就逃之夭夭,使得售房者和购房者都遭受了损失。2、入住无正规物业交验许多不法中介通常不会告诉购房者物业交验的必要性,更加不会去协助购房者与售房者完成物业交验。于是,最后出现购房者入住后才发现原业主的供暖费、物业费等大笔费用拖欠,而购房款却早已经支付给售房者,一切拖欠费用只能购房者自己个人承担。3、买卖合同猫腻多有的售房者与购房者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只简单说明了双方约定的房款数额,所交易房屋的地理位址等基本情况。购房者支付完了房款才发现房屋有问题,可是由于合同中没有入住交验、费用明细等相应条款,即使上诉也很可能无法挽回损失,只能认栽。二、如何避免落入陷阱?1、查询房地产登记信息
    2023-03-22
    77人看过
  • 购房常识:购买二手房陷阱太多
    小弟最近刚从中介买了一套房,中了中介不少圈套。在这个给大家念叨念叨提个醒。顺便分享一下购房的心得。1、在买房时一点要分析好自己的需求,是想投资还是想居住。如果是投资的话就一定要买地点好、楼层好的房屋。地点要交通便利环境清洁安静的楼层不要太高,具备这样条件的房屋就算当时买的时候比周围价格要一点也没有关系,买到手以后不管你是出租还是卖,都会得到一个满意的价位。如果要是买房居住的话就一点要找离单位近的住房,这样你会有很多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在我单位就有好多同事离家很远,每天做车上下班时间加在一起就有两个多小时,在路上的时间太长了那里还有时间做别的事呀,再说离的远每天就的早起,尤其冬天---哎受罪呀。2、如果已经考虑好想买哪里的房子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做详细的市场调研比较同地区同等条件的住房,不要怕辛苦多跑些地方多比较比较,千万不要一时懒惰,等到以后后悔可就来不急了。3、不要盲目的相信房主或中介说
    2023-06-10
    250人看过
  • 哪些二手房中介陷阱应该在交易中避免
    1、看两张证明,辨别真假正规二手房中介必须有两张证明。所谓两证,就是市规划国土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如果只有营业执照而没有资质证书,一般是咨询机构,可以咨询房屋政策和信息,但不从事房屋租赁、销售等中介服务。只有资质证书没有营业执照的,是违法的。看“两证”时,最好写下注册号。如果与中介机构发生纠纷,可以方便地向消费者协会或市规划国土部门投诉。目前,与二手房中介公司有关的房屋投诉案件可以概括为“两个多”,一是投诉的大多是中介公司出具的两份不完整的证明;二是纠纷的原因大多是合同条款不明确。因此,如果消费者认为条款不明确,有权要求修改或补充,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比如,合同中明确,一旦发现一方违约,或者有欺骗行为,该承担什么责任,等等。一般来说,大型二手房中介机构专业人员多、层次高、信息资源丰富,中介行为相对规范。小规模往往比较薄弱,信息量和流通范围有限。不足为奇的是,一些中介为了
    2023-05-08
    384人看过
  • 二手房交易中的陷阱具体包括了哪些
    一、二手房交易中的陷阱具体包括了哪些1、产权状况陷阱。2、房屋类型陷阱。3、合同签订人陷阱。4、模糊付款方式陷阱。二、二手房交易怎样避陷阱1、买卖合同签订前,应至房屋所在区域的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产权状况调查,了解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或禁止转让情形。如果事先未引起重视,到办理产权过户时才发现房屋不能转让,则可能给购房人造成很大的损失。2、签订买卖合同前应查看业主是否取得产权证,并根据产权证等记载确定房屋类型。避免实际交易时才发现由于尚未取得产权证而不具备交易条件或所购房屋类型不符合购房人需要而造成损失。例如,需要的是非居住用房,则应购买商业用房。因为商业用房才可办理营业执照。若购买住宅房,购房人将无法从事预期用途。3、根据产权证确定产权人。若部分产权人或由非产权人签订合同,应要求其提供未到场产权人出具的委托书。否则若未到场产权人以合同签订人未取得委托主张合同未成立,购房人仅能向合同签订人
    2023-04-18
    64人看过
  • 二手房产交易中“猫腻”较多,警惕二手房交易陷阱
    二手房产交易中猫腻较多,警惕二手房交易陷阱隐蔽性较强,为此,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林英华建议购房者在交易中——警惕二手房交易陷阱——httpe.jmnews.com.cn2010-3-18104457江门日报评论二手房交易存在陷阱,市民要小心提防。近段时间,本报接到多位市民投诉或询问关于购买二手房的电话,涉及诚意金、吃差价、现金购房等问题。针对市民遇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林英华,他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二手房产交易过程中猫腻较多,隐蔽性较强,有的人甚至买了房也不知道自己被骗,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就签了霸王条款。本报衷心希望购房者擦亮眼睛,留心看看以下交易过程中的陷阱,交易的时候多长个心眼,不要让黑中介钻了自己缺少经验的空子。文图本报记者刘志聪陷阱1:交诚意金无约定责任范围网友小刘通过《江门日报·楼市周刊》QQ群51112476向记者反映,他的朋友王先生在育德某中介公司看中了一套
    2023-06-10
    473人看过
  • 网上购物中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结合近期受理的多起网上购物投诉,工商部门总结出网上购物存在的四大陷阱:陷阱一:低价诱惑。在网站上,如果许多产品以市场价的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时就要提高警惕性,想想为什么它会这么便宜,特别是名牌产品,因为知名品牌产品除了二手货或次品货,正规渠道进货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场价相差那么远的。陷阱二:高额奖品。有些不法网站、网页,往往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吸引消费者浏览网页,并购买其产品。陷阱三:虚假广告。有些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夸大甚至虚假宣传,消费者点击进入之后,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看到的样品不一致。在许多投诉案例中,消费者都反映货到后与样品不相符。有的网上商店把钱骗到手后把服务器关掉,然后再开一个新的网站继续故技重施。陷阱四:设置格式条款。买货容易退货难,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没有退换货说明等。消费者购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想换货或者维修时,就无计
    2023-05-04
    261人看过
  • 购房常见陷阱与对策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房地产市场各种类型的房屋很多,作为购房人一定要清楚自身的收入情况和消费层次,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明确自己应该购买哪一类商品房后,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开发商的售楼资格。由于开发商与购房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双方的地位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实践中曾出现开发商利用集体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商卷逃预售款和在预售房地产上设置抵押等情况,严重侵害购房人的权益。二、看清内部认购真面目许多开发商在楼盘预售前,喜欢搞内部认购,一为造势,二为摸底,都是为预售作准备。而对于购房人来说,相对而言,内部认购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内部认购行为政府不认可,也没有纳入管理,商品房的内部认购可能存在以下隐患:一是开发商还没有缴清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导致将来难以取得房地产证;二是该商品房可能已经被开发商拿去抵押,将来购房人
    2023-06-10
    447人看过
  • 二手房交易防中介“现金收房”陷阱
    卖房子一定要房产过户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防范“现金收房”的陷阱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记住房产过户才是出售房屋的最关键。千万不要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快速交易,切记不要图省事只管给对方房产证然后拿钱了事,仅仅做公证并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房产买卖;二是买卖双方一定要见面,坐下来当面将价格谈清楚,并正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切不要通过中间人最终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三是不让黑心中介有机可乘。对于心急用钱和图省事的业主,不要听信黑心中介的蛊惑来选择“现金收购”的卖房方式。不管是公司收购还是个人收购,都是利用不透明交易来吃差价,牟取暴利。“现金收房”有何陷阱?张先生是一家私企老板,最近想把自己的一套两居室卖掉以缓解生意上资金的压力,于是找到了一家中介公司登记并协商卖价30万元。按照中介公司的建议,由中介先预付现金并将其收房,待签订委托卖房包销协议,把房产证交给中介后,就可先得预支40%的房屋订金款。而剩余房款
    2023-06-10
    400人看过
换一批
#房屋产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房产证
    词条

    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是房屋权属证书,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房产证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发,证书上填写产权人、房... 更多>

    #房产证
    相关咨询
    • 二手房交易中常见的隐形陷阱是怎样的呢?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04
      二手房交易中常见的隐形陷阱如下: 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2、房屋手续不齐全。 3、房屋在出租中。如果买方只看房产证,只注重过户手续,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赁时,买方极有可能得到一个不能及时入住的或使用的房产。
    • 买二手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07
      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 2、房屋已出租, 3、合同约定不明确 4、物管费用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 进行二手房交易的时候常见的陷阱有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9
      进行二手房交易的时候,常见的陷阱: 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 2、房屋已出租; 3、合同约定不明确; 4、物管费用有拖欠。
    • 租房陷阱中介常用有哪些陷阱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8
      1、陷阱一:隐瞒代理期限到期房屋擅出租。 2、陷阱二:热情回馈诱交租人去楼空无处寻。 3、陷阱三:低价免收中介费中介资质要看清。
    • 购房合同附件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购房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陷阱呢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购房合同附件中有哪些陷阱虽然目前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的重要性有了相当的了解,也非常重视合同内容,防止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条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了格式合同文本,供购房者参考。但现实问题是,开发商会随机应变,为了规避格式合同的种种限制,往往在附件中大做文章。因此,购房者必须留意附件内容,以防止自己利益受损。具体而言,购房合同附件中常见以下陷阱:1、含有那些限制购房者权利,增加购房者义务,扩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