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判缓刑不一定当庭宣判。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判缓刑必须当庭宣判。
根据法律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一、起诉离婚的官司可以当庭宣判吗
离婚官司是否当庭宣判,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都是定期宣判的,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宜当庭宣判的,可以当庭宣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二、刑事庭审程序是什么
绝大部分刑事案件为公诉案件,一般刑事庭审流程具体如下:
1、开庭。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
2、法庭调查。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3、法庭辩论。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5、评议和宣判。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三、审结后多久收到判决书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审结后收到审判书的时间为:对于民事诉讼,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对于刑事诉讼的,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
判缓刑是开庭当场宣布吗
140人看过
-
缓刑是当庭宣判还是等判决书
362人看过
-
应当保留缓刑宣判吗?
303人看过
-
当庭宣判缓刑的必要性
221人看过
-
是否当庭宣布释放判定缓刑?
53人看过
-
一审判三年二审改判缓刑当庭宣吗
198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判缓刑是开庭当场宣布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4-03-12判缓刑没有相关规定缓刑全部是当庭宣判的,所以缓刑既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是定期进行宣判,依据案情而定的。如果法院在判决时宣告缓刑的,一般不会当庭释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
缓刑全都是当庭宣判吗执行时间是怎么样的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6首先,现在中国的刑事审判基本很少有当庭宣判,如果是定缓刑基本不可能是当庭宣判。 其次,宣判完后,需要回看守所办理手续后回家,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马上大遥大摆的走出来法庭,还是得坐上法院的牢车送回看守所。 最后,庭审完后,一般是不可以和家属说话。
-
取保候审开庭没有当庭宣判咋办,没有当庭宣判只是量刑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6被取保候审的,开庭后没有当庭宣判,如果没有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一般不会逮捕关押,在家等待法律判决即可;如果案情有变化、判处刑罚在三年以上、判处刑罚在三年以下不适用缓刑的,法院会进行逮捕关押。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
-
如果当庭宣判缓刑,还会被判缓刑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30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这与是否上诉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您无论是否上诉,都可以回家了。 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告缓刑时,应同时宣告缓刑的考验期。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
-
缓刑要不要当庭宣判?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缓刑的宣判,应当依据具体情形而定,不一定会当庭宣判。一般情况下,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