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不当得利的概念是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于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
涉及法条:
1、《民法典》第985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民法典》第986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3、《民法典》第987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4、《民法典》第988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二、不当得利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不当得利制度是债法里重要的内容,《民法典》将其置于合同编的第三分编准合同编中,充分体现了不当得利制度的重要性,也认定了不当得利具有合同的性质。不当得利制度皆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的财货变动,使无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者,负返还所受利益的义务。不当得利制度的规范目的重在去除不当得利,而非损害赔偿。此外,成立不当得利之债不以当事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仅在确定返还范围时须考虑受益人主观上为善意或恶意。
不当得利的类型包括: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支出费用型不当得利、求偿型不当得利、给付型不当得利。
构成不当得利必须要求:
1、一方获得利益。这里的利益包括财产积极增加或者财产消极增加;
2、他方受有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积极减少或财产消极减少;
3、获得的利益与受到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尽管不当得利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受损失的人,但是如果得利人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或者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的情况下,受损失的人不能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这部分内容在《民法典》第985条里也已有详细的描述。除此之外,强迫得利、反射利益、非财产性受益的情形也应当排除在外。
强迫得利是指受损人因其行为使受益人受有利益,但违反了受益人的意思,不符合其经济计划的情形。此时,应就受益人的整个财产,依其经济上的计划认定其应当偿还返还的范围。反射利益是指一方虽因一定的行为或事实而受益,但并未致他方损害的情形,这种情形根本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非财产性利益不属于不当得利的范畴,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有非财产利益,不成立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制度是在民法世界中的重要概念,能够界定清楚哪些财产性利益属于不当得利对于我们工作和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在明确财产的关系与性质之下,才能更好的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因概念性问题陷入误区。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489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的概念
324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侵占概念
401人看过
-
恶意不当得利和善意不当得利是不是一个概念
240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概念及其特征
360人看过
-
不当得利利息需要返还吗,民法典不当得利的规定是什么
136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什么是不当得利概念和效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30关于不当得利的性质,不当得利是属于法律事实还是行为?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不当得利属于法律事实,因为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不当得利引起的债完全是基于法律上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其他的则认为不当得利之债的发生仅以存在不当得利为根据,不当得利事实属于事件。笔者认为不当得利是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如何判断事件与行为,是依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不当得利债的产生不是基于当事人
-
民法典上什么是不当得利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8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方法:①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
-
民法典中保护房屋的是什么概念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4民法典保护合法的房屋,违法房屋不是民法典的保护范围。房屋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民法典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的债务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9可以,但要看具体规定。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
-
民法典不当得利中的损害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27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