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刑法中生命起始的标志能说为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呼吸。生命的终止我国实践中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标志。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心脏不可逆转地停止跳动,可以认定为生命已经终止。因此,母体中的胎儿与尸体都不能作为故意杀人的罪的客体,但侵犯其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侮辱尸体罪。
一、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一)罪与非罪。
1.是否有行为违法的阻断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件、竞技比赛以及执行公务将他人杀死,一般不构成犯罪。
2.他人行为引起自杀案件的认定:
(1)帮助自杀行为。
帮助自杀,是指:第一、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使其坚定自杀的意图,第二、或者给予物质上帮助,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第三、或者受已有自杀意图者的嘱托而直接将其杀死。在民事侵权行为法中,受害人的同意是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但剥夺他人生命违背法律及公序良俗,所以帮助自杀行为原则上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虽然安乐死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目前我国立法尚未承认其合法的前提下,安乐死行为仍构成故意杀人罪。当然,对于帮助自杀行为,由于其不是剥夺他人生命的唯一原因,有时可能是次要原因,因而其危害小,处罚应考虑从轻、减轻或免除。但是仍然应当追究其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2)教唆自杀行为。
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教唆对象为无责任能力人,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
(3)相约自杀。
相约自杀是指行为人和他人一起约定好一起自杀,但最后行为人没有实施自杀的行为。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而且以自己也要自杀为前提,客观上也放任了对方的自杀行为,因此,对于行为人的行为也应当以故意杀人论处。但在量刑事方面因其社会危害性小,可以考虑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间接杀人。教唆未达到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杀害他人,由于行为的实施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所以行为者实际上是教唆者的工具。此教唆者在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被教唆者实施的行为应视为是由教唆者本人实施的。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三)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罪区别。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内容,他人死亡是由于过失所致,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则以剥夺他人生命。
(四)故意杀人罪与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犯罪区别。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手段杀人的,如果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则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构成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罚。不特定是指危害行为的危害结果事先无法确定,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一经实施,其犯罪后果就具有严重性与广泛性。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很相似,但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生命权,而故意伤害罪则仅仅是侵犯的公民的身体健康权,这二者不一样,从恶劣程度上来看,自然是故意杀人罪要严重一些。《刑法》中也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的比较重。
-
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判刑多少年,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196人看过
-
犯罪客体是什么,犯罪行为的客体是什么
430人看过
-
爆炸罪所侵犯的是什么客体
270人看过
-
诈骗罪的侵犯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109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的客体?
490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定义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处罚
384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故意杀人罪是以什么为犯罪客体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7故意杀人罪的客体有三个: 一般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并为被告人所破坏的社会管理制度。 同类客体,人的生命健康权。 直接客体,被害人的生命权。这就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是比较抽象的
-
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分别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特点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二、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
-
什么是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故意杀人罪判几年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刑法中生命起始的标志能说为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呼吸。生命的终止我国实践中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标志。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心脏不可逆转地停止跳动,可以认定为生命已经终止。因此,母体中的胎儿与尸体都不能作为故意杀人的罪的客体,但侵犯其可能构成故意伤
-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和客体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出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要件 侵犯著作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所谓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经创
-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与构成, 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中的故意行为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2故意杀人罪的概念与构成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