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是:故意实施非法剥夺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
二、非法拘禁罪的构成犯罪时间标准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以下简称“法条”)
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上,高检院作出如下解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应予立案……(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比较“法条”及“司法解释”,可发现“法条”因无定罪时间标准,存在不足:
一、缺乏时间标准来界定非法拘禁的罪与非罪,难以掌握
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理解,只要非法剥夺了他人的人身自由即构成该罪。拘禁持续时间的长短并非构罪要件,而只是量刑考虑的情节。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有理论认为“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其次在实际操作中,对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法处罚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视情节分别处以拘留和罚款。无论是刑法表述的“剥夺”,还是治安处罚法表述的“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其仅有程度轻重之别,但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相似,所侵犯的客体相同。
事实上,对非法拘禁程度的轻重、罪与非罪,单纯依靠区别“剥夺”与“限制”是难以界定的。常规的做法是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拘禁时间长短等综合因素界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一至三款规定的“暴力、侮辱”手段及“致人重伤、死亡”的后果是从重处罚的情节,并非构罪情节;而危害大小通常是由后果来决定的;由此,在无加重情节的情形下,拘禁时间的长短便直接影响到危害结果的大小,也成为影响构罪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拘禁多长时间构罪法未明文规定,故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易造成执法的宽严失衡。
二、是否参照“司法解释”规定的拘禁持续时间立案标准,认识混乱
“司法解释”列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立案标准,6种情形之一为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那么,对一般非法拘禁的构罪时间,可否参照高检院“司法解释”中“超过24小时”的构罪标准呢?
笔者认为不可。因为一是主体特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客观方面特定,利用职权;三是客观行为特定,行为往往发生在为履行职责过程中;四是主观方面特定,动机一般是出于为公务、为工作。而普通公民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不具上述特定性。
三、应当明确规定非法拘禁罪之构罪时间标准
从犯罪的基本特征来看,没有危害性就没有犯罪,而非法拘禁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危害结果的大小、危害程度的轻重。所以笔者认为,对一般非法拘禁罪而言,在单纯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没有暴力、侮辱行为及重伤、死亡后果等情节的情形下,持续时间的构罪标准可规定得长些;反之,持续时的构罪标准可规定得短些。
三、非法拘禁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16高检发释字〔1999〕2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第238条)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7.13法释〔2000〕19号)为了正确适用刑法,现就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解释如下: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两百三十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两百三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第两百三十八条
-
不予逮捕法律意见书非法拘禁需要注意什么?
146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的辩护意见书包括哪些内容
172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侦查阶段辩护意见书怎么写?
397人看过
-
索取债务非法拘禁无罪辩护意见如何书写?
464人看过
-
2022最新非法拘禁罪量刑指导意见
101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可否由间接故意构成
382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辩护意见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1-08-28非法拘禁罪辩护意见书的内容有:辩护人的基本信息、代理人的基本信息、案件情况、事宜与理由、法律依据以及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等等。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第一次询问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而律师需要对案情有所了解才能开展辩护工作。
-
非法拘禁罪公诉意见书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61、对法庭调查的简要概括。 2、进行证据分析,认定被告人的抢劫罪罪行。 3、进行案情分析,概括案情的全貌,揭露被告人犯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 4、分析被告人犯抢劫罪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5、进行法律上的论证,指明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阐明被告人应负的法律责任。 以上五项内容,并非每份抢劫罪公诉意见书完全具备,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决定哪几项内容可写,哪几项内容重点写。抢劫罪公诉意见书文无定式
-
非法拘禁罪质证意见从哪些方面入手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4非法拘禁罪质证意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质证目的必须要明确 质证,其总的目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为最终的辩护服务的,是为最终的辩护观点的发表做铺垫的。 2、质证顺序必须要明确
-
非法拘禁(238条)抢劫罪的处理意见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3我国的法律上规定的,非法拘禁(238条)抢劫罪的规定如下,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注意:前两个“致人”只能是过失,而最后一个“致人”则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但都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因此是法律拟制)
-
重要!了解非法拘禁谅解书的法律意义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27重要。若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则可以被判缓刑。法律条文:《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若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