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义务,主要就是遵守行政法规范的义务,是指遵守有关规定行政管理秩序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的义务。一是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一方面,行政法规范对行政管理秩序的规定,还要靠行政执法感机关的具体管理活动才能完成实现,因而行政相对人应当服从行政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威,统一和公务连续,法律赋予了行政主体的管理行为具有强制形成与先予执行特点。二是协助行政管理的义务。行政主体及行政公务人员执行职务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具有相关的公务协助义务,如协助控制违法场面或维持公共秩序,提供执行公务所需要的交通工具或某种方便条件,如实提供所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和材料等。
对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认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处罚中对于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认定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行政相对人违法时还未取得营业执照,但是违法行为是因公司原因而引起的。
此种情况的出现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应该会经常性出现,最为常见的情况就是公司装修门面擅自占用道路的违法行为。此时该公司很有可能还未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注册登记,还未取得营业执照,但是为了公司的开张正在进行先期的装修。此时如果该公司有违法行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认定其为个人还是应当认定其为单位?笔者认为,由于此时该公司还未领取营业执照,不具备法人的资格,因此该违法行为应当由违法行为人或直接责任人个人自行承担。可能大家可能认为该其行为是受该公司指派而为的,应当对该公司进行处罚而不应当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否则对行为人来说是极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此时该公司还未正式成立,在法律上还不具备作为人的资格,既然其还不具备人的资格其就不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我们就不能对一个不具备承担行政责任的人进行行政处罚。所以,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我们应当对行为人或直接责任人按照公民或个人性质进行定性处罚。
如果该公司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取得了营业执照,依法成立了公司,我们能否再按照单位或法人进行定性处罚呢?笔者认为,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该行为在发生时该公司还不具备法人资格,其在当时的行政执法中并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所以,不论事后其是否取得营业执照,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都不影响违法行为发生时的状态,该违法行为依旧应当由行为人或是直接责任人按照公民或个人性质进行处罚。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一名不满14周岁的人行政违法后不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当他年满14周岁后我们同样不能因为其在14周岁前的违法行为再以他年满14周岁而进行处罚。
(二)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以单位名义进行,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往往会遇到看似是单位违法行为,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该行为是单位行为的情况。例如:某小区将小区绿化交由有资质的绿化作业单位进行维护,在这个绿化维护当中作业人员应小区居民的要求擅自砍伐树木的行为。在这个行为中看似是绿化作业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违法擅自砍伐树木,但是当该绿化作业单位否认该行为是单位行为,而行为人又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该行为是单位行为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如何对该行为的行政相对人进行定性处罚呢?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在现有证据的前提下,对该行为按照公民或个人性质直接处罚行为人或直接责任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很难有证据证明该行为是单位行为,而现有证据仅仅只可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因此该执法机关只能依据证据对行为人或直接责任人按公民或个人性质进行处罚,即使该罚款最后的确是由该单位支付的,我们也不能以此为理由对该单位按照单位性质进行定性处罚,单位支付罚款的行为仅仅是一个行政处罚的执行问题,对该违法行为还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是单位行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服兵役的义务和使命
133人看过
-
企业法人的义务与使命
213人看过
-
监护人的使命和任务
446人看过
-
公务员的义务与使命
142人看过
-
法定义务和基本义务的关系
158人看过
-
税务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
119人看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主要包括剥夺以下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选举权和被选... 更多>
-
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是什么, 履行其他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是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28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1)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受到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权益。(2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就是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某种责任。(3)我们把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称做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和。履行其他义务的基础。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
-
租赁合同的基本义务和对承租人的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281、支付租金。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租金或延期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承租人应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无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由当事人事后达成补充协议来确定;不能达成协议的,按合同的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应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 3、妥善保管租赁
-
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1一、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1)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受到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权益。(2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就是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某种责任。(3)我们把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称做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和。履行其他义务的基础。二、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
-
抚养权包括哪些基本义务和基本义务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4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
-
行政确认的基本含义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26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具体步骤包括申请、审查和批准。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1、普通许可。即许可机关不需要特殊条件的一般许可。 2、特许。是指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