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的形式:
1、口头合同。
2、书面合同。
3、经公证、鉴证或审核批准的合同。
签订担保合同要注意:
1、不要行政命令担保。
2、不要人情担保。
3、不要贿赂担保。
一、买房商转公后必须办理哪些手续
买房商转公办理手续:
1、填写商转公申请表,接受银行审核;
2、打印个人信用报告,计算申请者转公后的还款能力、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
3、与商业贷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与公积金管理中心指定的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合同;
4、补偿原商业贷款总额与公贷总额之间的差额,并经贷款银行同意发放公积金贷款。
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当然不再承担担保合同所载明的担保责任。但有关过错当事人要根据相应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情形是: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的,如果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责任限额是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1/2。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如果担保人无过错,则担保人免责;如果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责任限额为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无论何种情形,无效担保合同之担保人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后,仍可向债务人相应追偿。
三、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如何办理
买卖合同与从属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买卖合同和采购订单、证明邀请和承诺有效的信件和数据电文;证明口头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实际履行情况证明等;证明担保合同关系的担保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或者交付定金的凭证、保函等。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信息、协会法人登记证等主体登记信息。
-
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合同订立形式有哪些?
131人看过
-
合同的签订有哪些形式,合同订立后就能立即生效吗?
181人看过
-
订立合同应当注意哪些形式问题?订立合同可以代理吗
99人看过
-
订立格式合同要注意些什么以及格式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283人看过
-
租赁合同订立方式是什么,订立租赁合同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338人看过
-
订立劳动合同应注意什么,订立劳动合同应采用什么形式
457人看过
担保合同是为了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同时也是担保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即担保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担保合同... 更多>
-
签订合同时,一般以什么形式订立合同?以什么形式订立合同才有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4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款的合同外,一般应以书面的形式签订合同,在以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做最后的确认,以避免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分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订立合同,千万不要因为人熟就无视这样的约定,因为这里面隐藏了许多的法律风险。当
-
担保合同包括哪些内容签订担保合同要注意什么,签订抵押合同的条件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担保合同包括哪些内容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保证的方式;4、保证担保的范围;5、保证的期间;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二、担保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1、签订抵押合同的抵押人与不动产权利人应一致。特别注意抵押财产是否是共有,如果是共有的,则抵押合同也要由共有人签字同意,以确保抵押合同合法有效;2、抵押人如果是公司法
-
签订合同包括什么预售合同的订立要注意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05签订预售合同的注意事项是出卖人是否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出卖人和买受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是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是否不违反公序良俗。
-
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订立,合同订立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8一、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订立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以看出,法律对合同形式的规定相当自由,只要能证明
-
借款合同采取哪些形式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4一、借款合同采取哪些形式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实际提供借款的时间起生效借款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活动,采用何种形式订立合同,对于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金融机构的借款,我国法律、行政法规都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其目的是明确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