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二次事故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中的二次事故是指与第一次事故相隔时间比较短,因为后面的来车来不及反应从而造成的第二次事故。在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时候,当事人应当尽快处理,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交通事故二次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有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项目包括:
1.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3.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交通事故二次事故责任划分有哪些原则
1.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2.因果关系原则。行为人的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3.路权原则。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4.安全原则。包括合理避让原则与合理操作原则。
5.结果责任原则。行为人的行为虽未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加重了事故后果,应负事故责任,即结果责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三节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七十条 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n因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无法在本车道内行驶的非机动车,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行驶,并在驶过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驶回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遇此情况应当减速让行。
-
怎样避免交通事故二次伤害
473人看过
-
二次事故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事件
8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避免二次事故
298人看过
-
避免二次交通事故的方法
141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避免二次事故?
163人看过
-
二次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107人看过
-
什么是二次事故交通事故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7交通事故二次事故是指与第一次事故的时间相隔比较短,后车或来车来不及反应,因一次事故处理不当,二次事故当事人由于车速过快而无法及时发现情况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
出事故后怎样办理二次交通事故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19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于主观故意的“二次撞击”现象,单从现场痕迹的方面一般很难认定,除非有现场录像、现场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线索。 对于刹车痕迹与行为人是否进行冲撞准备的证据上,一般可以辩护为出于疏忽大意或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所以这类证据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明犯罪的直接证据。 但是,在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现象的成因中,“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属于逻辑学上的矛盾关系,即二者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必有一真
-
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二次事故未报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5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处理流程是:保护现场,等待交警的到来,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待较为完整,比较公正,能够维护事故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但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大量的案件只是造成轻微的擦碰,并没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采取事故的一般处理流程,不免使得事故处理效率的低下,而且还造成司法成本的浪费。因此,出台相应的规定处理不报警就可以理赔的交通事故案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广东省出台
-
什么是属于交通事故二次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8交通事故二次事故是指与第一次事故的时间相隔比较短,后车或来车来不及反应,因一次事故处理不当,二次事故当事人由于车速过快而无法及时发现情况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怎样认定事故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交通事故二次撞击怎么认定责任,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于主观故意的“二次撞击”现象,单从现场痕迹的方面一般很难认定,除非有现场录像、现场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线索。对于刹车痕迹与行为人是否进行冲撞准备的证据上,一般可以辩护为出于疏忽大意或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所以这类证据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明犯罪的直接证据。但是,在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现象的成因中,“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属于逻辑学上的矛盾关系,即二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