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义务: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3)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5)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6)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7)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9)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2、具体时间的规定:
(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2)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4)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
医生造成医疗事故处罚是如何的?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56人看过
-
事故发生时的医疗应急处理
293人看过
-
医生在处理医疗事故时的应对策略:二级医疗事故的处置方法
172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及其法律依据
309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尸体保存多久,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319人看过
-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的处罚
355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医疗事故发生后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3第一步:对患者进行抢救 1.确认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针对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2.为减轻损害后果,针对其进行必要的药物或者手术等治疗方法; 3.为避免过失行为导致医疗事故,针对该情形采取的其他措施(事前的预案;认真学习;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互利规范、常规等)。 第二步:现场保护,收集证据 1.病例的封存与保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发生医疗事故患者怎么办,发生医疗事故医院如何处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1发生医疗事故患者: 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医疗损害的行为,作为患者和医院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这就是协商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 协商调解就是医患双方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并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根据损害事实和有关的规定对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达成一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的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作出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对赔偿等作出结论。
-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生会有处分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9医疗责任事故医生会受到处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 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
发生医疗事故后,如何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如何申请最终鉴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4发生医疗事件后医患双方协商无效的,病员及其家属可向当事的医疗单位提出书面(院级)鉴定申请,医疗单位应在30日内做出书面鉴定(院级)意见,并注明:自接到本鉴定(院级)意见之日起15日内到医疗单位所在地的区(县)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对区(县)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持该鉴定意见向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也可向医疗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市
-
处理医疗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发生医疗事故后如何处理的法律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51、公开与公平原则对于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应当公开、透明、平等地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工作中,对公开、公平原则往往贯彻不力,主要表现:一是医疗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认定透明度差,有个别的地方偏袒于医疗机构;二是医疗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意向患者公布病历档案;三是忽视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不能公平对待医患双方。患者有权利知晓相关医疗信息及纠纷处理情况,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邵门应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