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如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1 15:46:14 441 人看过

一方以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但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构成胁迫需要胁迫者具有故意,实施非法的胁迫行为,且被胁迫者需要因胁迫违背真实意愿而行动。

一、民法典中网络服务合同应如何撤销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包括什么

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包括:

1、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

2、由于欺诈和胁迫,一方未能表达真实意思;

3、合同明显不公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婚前财产约定能够撤销吗

婚前财产约定可以撤销。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婚前财产约定时有显失公平的情形,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婚前财产约定,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8: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
    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胁迫他人做事定什么罪?构成胁迫罪,是指分为狭义的胁迫罪和强制罪两种。狭义的胁迫罪,是指以足以加害他人生命、自由、名誉或财产之事,或以足以加害他人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或财产之事胁迫他人的行为。根据犯罪行为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胁迫他人犯罪、并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胁迫他人犯罪、并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
    2023-08-09
    359人看过
  • 欺诈胁迫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被欺诈、胁迫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前该行为有效,撤销后,该行为自始无效。《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欺诈胁迫民事行为如何认定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
    2023-07-30
    248人看过
  • 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构成何种犯罪?
    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构成强迫交易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强迫借贷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以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一、强迫交易罪既遂刑法的量刑标准?强迫交易罪既遂刑法的量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二、抢劫罪和强迫交易罪的区别二者有严格区别:(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2)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的暴力程度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使用故意杀人的方法,而强迫交易罪的暴力仅限于造成轻伤的
    2023-02-04
    377人看过
  • 什么是以胁迫手段订立的无效合同?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无效合同需要满足的要求是:1、具有胁迫的故意,主要表现为明知会造成对方产生恐惧故意威胁并希望对方因胁迫行为作出某种意思表示;2、实施了胁迫行为;3、对方因被胁迫订立了合同;4、胁迫行为非法。一、欠条被写成强迫信怎么办在胁迫下签署的借据是可以撤销的。关于胁迫的认定,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胁迫行为是非法的;胁迫足以使被胁迫人感到恐惧,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意思表示;胁迫可以由当事人和第三人作出;被胁迫人的意思表示与被胁迫人的希望相一致。二、抢劫罪的胁迫情形是什么胁迫是以实施暴力和其他侵害或使他人遭受某种不利相要挟,使他人在精神上陷于恐惧或不自由的行为。胁迫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使他人产生精神上的强制或恐惧,因此,具有刑法意义的胁迫行为是一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威胁行为。基于胁迫行为的危害性,有些国家的刑法单独设有“胁迫罪”。但我国刑法中没有一般性的规定胁迫罪,而是对包含胁迫行为的犯罪进行
    2023-03-11
    159人看过
  • 以非法手段胁迫威逼借条写完有效吗?
    一、以非法手段胁迫威逼借条写完有效吗?1、这种情况债务不受法律保护,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条是在受到威胁情况下出具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借条。3、对方虽有你出具的借条,但并无实际借款关系,如果对方起诉,你可以没有实际借款为由进行抗辩。4、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你与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债务金额。二、胁迫威逼写借条属于什么罪?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三、胁迫与威胁和要挟有什么不同?胁迫:威胁强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
    2023-06-01
    148人看过
  • 民法典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效力有什么规定
    一、民法典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效力有什么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经追认后才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
    2023-04-12
    58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怎样实施法律行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三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违背民事法律行为导致收养行为无效的情形违背民事法律行为导致收养行为无效的情形有:1、行为人没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的;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3、违法了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4、收养人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5、收养人未满三十周岁而收养的等。
    2023-08-17
    473人看过
  • 如何惩罚暴力胁迫强奸妇女的行为
    以暴力、胁迫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14岁的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强奸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强奸妇女,强奸幼女情节恶劣的;2、强奸妇女,强奸幼女多人的;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4、二人以上轮奸的;5、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胁迫的婚姻可以撤销吗?可撤销婚姻的情形中包括被胁迫的婚姻。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的情形就是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因胁迫而结婚的,受胁迫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2
    474人看过
  •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
    2023-03-21
    366人看过
  •  怎么处罚胁迫他人实施危险行为的人?
    该段内容讲述了公职人员利用威胁、诱惑等手段促使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应当从重处分,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属于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法定情形。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若公职人员利用威胁、诱惑等手段促使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应当对此类行为从重处分。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属于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法定情形。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 针 对 公 职 人 员 威 胁 、 诱 惑 行 为 的 相 关 标 题针对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的相关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1. 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的概念及特点。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对他人进行威胁或诱惑,使对方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权势性,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和地位对他人进行威胁或诱惑;二是具有危险性,这种行
    2023-09-14
    273人看过
  • 胁迫遗嘱的效力何在
    夫妻共同财产
    被胁迫欺骗立下的遗嘱无效。因为当事人被欺骗立下遗嘱的,不是本人真实意愿的表示,受欺诈胁迫的所立下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所以遗嘱必须是被继承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死亡者分配遗产的遗嘱怎么写亡夫遗产有遗嘱的情况下,按遗嘱指定的方式分配借款。没有遗嘱的分割出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配偶部分的财产后,剩下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分割。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二、用自书遗嘱怎样写用自书遗嘱写的遗嘱内容如下:1、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2、立遗嘱人的家庭情况;3、订立遗嘱的原因;4、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5、处分财产的种类、名称、数量和所在地等。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即成年人立遗
    2023-06-28
    330人看过
  • 胁迫行为
    管制
    胁迫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形:(l)以将要发生的、会造成被胁迫人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2)以直接对被胁迫人或其亲友实施不法行为,造成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此种情形下,不仅合同无效,而且胁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胁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承担侵权行为责任。什么是胁迫胁迫,是指行为人以将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实施损害相威胁,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而与之订立合同。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将要发生的损害相威胁,而使他人产生恐惧。将要发生的损害可以是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自由、健康等方面的,这种损害必须是相当严重的,足以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如果一方所进行的将要造成的损害的威胁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任何根据的,或者受胁迫方根本不会相信的,不构成胁迫。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人实施不法行为,直接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为的损害和财产的损害,而迫使对
    2023-07-21
    448人看过
  • 胁迫行为是非法的
    胁迫行为给对方施加了一种强制和威胁,这种威胁必须是非法的、没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根据对另一方施加某种压力,则不构成胁迫。另外,合同订立以后,一方拒不履行合同,另一方以将要提起诉讼等合法手段向对方施加压力,要求其履行合同,也不构成胁迫。具有胁迫行为在英美刑法中被胁迫行为是可以进行合法辩护的行为。在我国的刑法界,对于胁迫行为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胁从犯中的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威逼或者强制。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并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胁从犯中的胁迫是指受到暴力威胁等精神强制。第三种观点认为,胁从犯中的胁迫是指以剥夺生命,损害健康,揭发隐私损毁财物等对行为人进行的精神强制。英美法系关于胁迫行为的观点与我国关于胁迫行为的观点有所不同,英美法系国家认为虽然胁从犯的行为造成了相应的危害后果,但是如果具有合
    2023-08-16
    377人看过
  • 被胁迫实施犯罪
    一、被胁迫犯罪如何定罪有可能判刑,但一般会减轻、免除处罚。我国刑法规定被迫犯罪叫胁从犯。我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的作出的。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也就无胁从犯之说;2、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3、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胁从犯。在我国被迫犯罪一般是认定为胁从犯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要进行严格的法律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八条 【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3-28
    19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胁迫下的民事行为有没有法律效力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11
      1、胁迫下的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胁迫他人是违法的行为,违法发生的民事行为当然的不具有效力;当事人一方因受胁迫,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
    • 行为人以胁迫手段 入干股 该如何定性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8
      以胁迫手段入干股的行为可以构成勒索罪。
    • 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人的财务行为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规定: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 强制拆迁过程中以暴力、胁迫、非法手段实施搬迁构成犯罪的如何处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4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该条例也对强制拆迁过程中以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实施搬迁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该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该条款明确禁止拆迁单位在实施强制拆迁过程中采取停水、停电等非法的方式实施搬迁,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
    • 被三人胁迫实施民事行为能不能撤销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7
      可以。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受第三人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使对方不知情,被胁迫方也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