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31 19:11:29 269 人看过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该行为就不算是法律行为。

一、没有公证遗嘱有效吗

没有公证遗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就有效。遗嘱有效的条件有:遗嘱人需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遗嘱的内容是合法合规的;遗嘱内容没有违背公序良俗;遗嘱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二、150万的房子合同写80万的怎么写

不合法的,属于双方虚假的意思表示。该份书面合同因为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真实的房产价格仍是1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三、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以虚假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即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之所以对通过虚假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予以否定,是因为这一“意思表示”所指向的法律效果并非双方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双方对此相互知晓,如果认定其为有效,有悖于意思自治的原则。

而对于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则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4日 15: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思表示相关文章
  • 合同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合同是一方或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单方和多方之分。仅有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之为单方法律行为;经由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扌能成立的法律行为,称之为双方法律行为。合同属于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意味着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两方以上,且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合同才能成立。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各方当事人,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也不论他们在合同之外有无行政隶属关系以及经济实力如何,其律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和强迫命合。一、怎么从合同的责任方面来审查合同1.违约责任类型的确定从合同的责任方面来审查合同,首先违约责任即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除了民事责任外,合同的当事人还有可能承担行政或者刑事的责任。2.违约主张的确定根据所涉
    2023-04-10
    426人看过
  • 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形式
    在意思表示三要件中,表示行为成为沟通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的桥梁,这种表意人通过表示行为将效果意思表达为表示意思的形式,即为意思表示的形式。意思表示的形式既然是表意人将存于内的主观意愿表达于外的行为形式,其与人类的交流表达方式息息相关。根据人类的交流表达方式,意思表示形式分为明示、默示、沉默三种。由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领域实现其意志自由的重要工具,对其基本生存人权及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意思表示形式被视为意思自治的内容之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意思表示的形式要件保持一种十分谨慎态度,以免影响民事主体生存及自由发展其人格的基本权利。该价值理念体现在民事立法上,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所有民法典都严格限制形式强制的范围。德国私法学者明确指出,行为方式中的意思表示形式,法律一般不作强行性规定,一般以不要式为原则,要式为例外。票据行为依据我国理论界对其性质多采单方法律行为说予以定义,其是以
    2023-06-06
    219人看过
  • 意思表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是上述两者的本质区别所在。(1)前者法律直接规定其行为后果,后者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引起法律后果;(2)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发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统属于行为范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是民事行为,否则,就是事实行为。区别: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
    2023-05-01
    339人看过
  • 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是不同的,是否相同
    就法律行为的成立而言,如果是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发出为成立;如果是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到达为成立;如果为双方或多方行为,则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致为成立。而且,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以公证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对一些特殊的行为,如要物行为,则根据法律的规定,不仅需要意思表示的一致,当事人之间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实际交付行为才能导致法律行为成立。而意思表示的成立通常以意思表示的发出为成立条件。民法典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成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
    2023-08-06
    375人看过
  • 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后果
    一、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后果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有效,如果真意保留的事实为相对人所明知的,无效】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如果虚伪表示隐藏的行为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有效】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可撤销】4、误传,指因意思表示传达人之错误而导致的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可撤销】5、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证实情况,是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6、胁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7、乘人之危,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为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条件的意思
    2023-06-15
    334人看过
  • 以虚假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
    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具有效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三、哪些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是绝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无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行为能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授权等行为。2、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于双方都没有发生该法律效果的真是意思,故为
    2023-08-03
    120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的监护人意思表示
    被监护人指在监护关系中,处于监护之下的人。对被监护人范围宽窄的不同定义,决定了广狭两种不同意义的监护。广义监护的被监护人是指一切未成年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及无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狭义监护的被监护人仅指于监护人监督和保护下的不在亲权照顾下未成年人或父母均不能行使亲权的未成年人,及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被监护人虐待什么意思?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而虐待被监护人则是具备监护人身份的人对其被监护人实施上述行为,如今,虐待被监护人行为已经列入刑法的规定。《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2023-07-09
    168人看过
  • 离婚的户口本显示与户主关系是什么意思
    离婚之前,夫妻双方是在同一个户口本上的,而在离婚之后,夫妻一方可以选择迁移户口,迁移户口后,就与原户主没有什么关系了。一、户籍的分类有哪些户籍的分类有以下三种状况:(一)如果或人与其爸爸妈妈住在一同,则或人的户籍和其爸爸妈妈的户籍是相同的,如果还和祖辈和外祖辈住在一同,则或人的户籍和其爸爸妈妈、祖辈和外祖辈的户籍是相同的。(二)或人户籍地和其客籍地相同的状况:如果或人的爸爸妈妈的现在的寓居地和其爸爸妈妈的先人的寓居地是相同,那么或人的户籍地和其爸爸妈妈的客籍地-其先人的寓居地相同,如果或人还和祖辈和外祖辈住在一同,则或人的户籍地和其爸爸妈妈、祖辈和外祖辈的户籍是相同的,如果此刻或人和其祖辈和外祖辈是住在或人的内部的客籍地,那么此刻或人的户籍地也和其客籍地是相同的。(三)如果或人的现住地仍是其先人的寓居地,那么或人的户籍地也和其客籍地相同。二、离婚后孩子的户口怎么办(一)如果是协议离婚,要到
    2023-03-24
    311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解释分为几类
    一、意思表示的解释分为几类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二、意思表示的要素有哪些1、内心意思。构成内心意思的要素:(1)行为意思:控制自己行为的意思;(2)表示意思:明了自己行为法律意义的意思;(3)效果意思:行为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内容;2、表示行为。表示行为的方式有三:(1)明示;(2)推定方式(以行为表明内心意思);(3)沉默方式(在法律明确规定或者当事人事先约定时,通过沉默表明内心意思);根据相对人是否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分为:(1)对话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可以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以对话、打电话、QQ聊天作出意思表示,或者将书面合同当面交给对方,亦属对话的意思表示。(2)非对方的意思表示,指意
    2023-04-12
    243人看过
  • 特定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
    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使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必须能够特定化。虽然合同双方都可以作为要约人,但作为要约人的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不论是自然人或者是法人,只要是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要约人。如果是代理人,必须取得本人的授权,还必须说明谁是被代理人。作为要约人只要能够特定即可,并不一定需要说明要约人的具体情况,也不一定需要知道他究竟是谁。一个要约,如果处于能够被承诺的状态就可以,不需要一切情况都清清楚楚。如自动售货机,消费者不需要了解究竟是哪家公司安置,谁是真正的要约人。只要投入货币,作出承诺,便会完成交易。
    2023-06-04
    314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终止必须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
    劳动关系的终止(包括解除)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个人档案的移交、工作的交接、工资的结算等等诸方面。对于这种关系的终止,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是不可能进行双方配合的。劳动关系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在存续期间,双方存在着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结束,不可能是双方一句话不说,就可以自动结束的。它的结束必定要求一方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另一方予以主动或者被动接受,办理完一定的相关手续,达到劳动关系的结束。
    2023-06-14
    135人看过
  •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因此要约就是法律行为对吗
    对,要约是签订合同的方式,所以要约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一、合同要约的必要条件合同要约的必要条件是:(一)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二)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三)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四)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二、无效的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吗无效合同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
    2023-03-20
    59人看过
  • 虚假表示的法律行为为什么无效
    《民法典》第146条第1款,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虚假意思表示又称虚伪表示。可分为通谋虚伪表示和单独虚伪表示。在《民法典》中仅规定了通谋虚伪表示。通谋虚伪表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谋作出与真意不一致的意思表示。单独虚伪表示,又称为真意保留。表意人故意隐匿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分为两层:第一层:通谋虚伪表示中的外部的表面行为“虚伪表示”无效。第二层:如通谋虚伪表示中存在隐藏行为,则隐藏行为的效力依法处理。虚假表示与恶意串通有哪些区别1、主观因素不同。虚假意思主要考察当事人是否具有效果意思,其并不意味着存在恶意,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恶意串通是以当事人主观“恶意”及目的违法为前提。2、意思表示外观含义不同。虚假意思表示系指违背真意之表示,表面行为虚假,真实意愿被隐藏起来。恶意串通的意思表示并不以虚假为
    2023-07-31
    53人看过
  • 民法中意思表示的分类
    一、民法中意思表示的分类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二、民法典的意思表示的解释有哪些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三、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1、欺诈,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作虚假表述使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2、胁迫,是故意实施不法行为,使人陷入恐惧而为意思表示
    2023-06-06
    38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意思表示
    相关咨询
    •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是什么关系,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1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果,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但单方、诺成性法律行为的成立除外。
    • 民事法律行为是意思和意思表示的统一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23
      意思是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的间志和愿望:意思表示是行为人把这种意志和愿望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 民事法律行为就是这二者的统一,这是因为: 其一、如果行为人仅有意思而没有以一定的行为表示出来,是不会发重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 其二、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以他的真实意思为基础。行为人所为的行为,必须是他的真实愿望,如果他的意思表示不是出于真实意志; 那么这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将会受到影响,意思表示构成了民
    • 意思表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1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意思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意思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 法定继承意思表示的相关内容是怎么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7
      第一:继承手续程序1.先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2.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第二:办理继承公证所需资料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2.继承人的身份证明。3.被继承的房产证或其他证明文件。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的话,需要其他人的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4.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遗嘱继承的情况)。5.公证费:一半继承1%;全部继承2%。 第三:转移登记需提交
    • 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是不同的,是否相同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30
      就法律行为的成立而言,如果是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发出为成立;如果是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到达为成立;如果为双方或多方行为,则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致为成立。而且,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以公证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对一些特殊的行为,如要物行为,则根据法律的规定,不仅需要意思表示的一致,当事人之间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实际交付行为才能导致法律行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