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及其与既判力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9:34:44 354 人看过

执行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债权人可以请求享有国家执行权的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迫使拒不履行执行根据确定义务的债务人履行义务的效力。执行力是裁判效力的一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公力救济而赋予裁判的一种强制性效力,是国家强制权力的体现。

执行力是执行根据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有执行力,法律文书就不能成为执行名义。执行根据的执行力是通过法律规定而产生和体现的,立法者往往通过法律规定哪些法律文书可以请求强制执行、哪些法律文书不能请求强制执行的方式,间接规定法律文书是否具有执行力。

执行力与既判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效力。

首先,有的裁判既有既判力,又有执行力,如给付判决;而有的裁判只有裁判力却无执行力,如确认判决、形成判决、命同居等不适于强制执行的给付判决等,或者只有执行力而无既判力,如先予执行裁定、保全裁定等。

其次,既判力只能为裁判所特有,而执行力也可为非裁判所拥有,公证债权文书就是一例。

再次,既判力对当事人及裁判机关的约束力是没有期限规定的,一旦形成就会直到永远,即某一法律关系一旦经裁判机关作出终局裁判,就不可更改(除非发现新情况、新证据或者有新理由并经法定程序撤销原裁判);执行力是有期间限制的,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为公民的为1年,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超过此期限,当事人即丧失申清强制执行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全相关文章
  • 被执行能力人:信用状况与失信行为的区别
    被执行人是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或者说债务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的,被执行人满足一定条件的(如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之后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有啥区别被执行人是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为本次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是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会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
    2023-07-13
    87人看过
  •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区别
    证据能力是从形式上解决证据资格问题,证明力则是从实质上解决证据有无价值以及有多大价值的问题。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不一定有证明力,如被告人的口供虽然出于本人的自愿,但却是虚假的;而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可能具有证明力,如运用刑讯的方法获得的真实口供。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既有证据能力,又有证明力。审判人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应当先审查证据有无证据能力,然后再对确认有证据能力的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判断,对于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不必考虑其有无证明力。在英美法系陪审团参加的审判程序中,关于证据能力的问题,由职业法官裁定;证明力则由陪审团本着理性和经验自由判断。在大陆法系及我国的参审制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都由法官与陪审员共同审查判断。一、婚外情可以用哪些证据证明1、照片2、录音3、录像4、手机短信。5、电子邮件等等。上述在符合证据的条件时都可以用。判断标准为:(一)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
    2023-06-28
    304人看过
  • 未遂和既遂的区别及其意义
    未遂和既遂两者有以下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是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犯罪是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遂。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有关法律定罪,而犯罪未遂往往在量刑上减免,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有既遂和未遂吗教唆犯是有既遂和未遂情形的,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如果被教唆人犯罪未遂的,教唆犯就会构成犯罪未遂。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
    2023-07-04
    485人看过
  • 合同解除和无效的区别及其法律效力
    合同终止与合同无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无效是指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有效条件,合同不生效;合同终止是为了消除生效合同;2、无效合同当然无效。即使当事人不主张合同效力,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也有权确认合同无效;合同解除主要适用合同自由原则。即使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当事人也不行使解除权,国家也不需要干涉;3、合同因当事人故意违反法律而无效的,应当追回当事人取得的非法财产;合同终止不存在追回财产的问题。合同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一、合同无效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及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4)恶意串通的合同无效。二、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一方或第三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
    2023-07-05
    407人看过
  • 权力滥用与行为侵犯的区别
    1、构成权力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的存在,且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力行使有关的行为;而侵权行为事先并无正当权利的存在,不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利形式无关。2、禁止权力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权利的行使予以一定限制,通过对权利滥用的禁止或制裁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并没有限制民事权利的目的。3、权利滥用以当事人故意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想法为要件,在行使权利时仅仅因为过失造成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不构成权利滥用;而侵权行为不仅以故意为要件,仅因过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可以构成侵权行为。权力不能滥用,是针对出资人和民事主体的相关规定。在第83条当中规定,出资人不得利用自己的权利,做出损害其他出资人利益的事情。同时对于我国的民事主体,如果滥用权力,造成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损失的话,需要追究责任。禁止权力滥用的含义有哪些吗1、民法典第132条新增关于禁止权利滥用
    2023-08-16
    149人看过
  • 不可抗力与可抗力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区别:1、概念不一样。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抗力是指能预见、能避免并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法律后果不一样。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属于法定解除合同情形,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等;而在可抗力情形下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等。《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2024-04-11
    399人看过
  • 存续与开业的区别及其意义
    1、开业是指企业处于正常的营业状态之中,存续是指企业实体虽然存在,但已经不营业了;2、开业是指企业仍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存续状态下企业一般已经不生产了;3、开业状态下的企业一般都会有营业利润,存续状态下则没有。二、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1、经营状态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也被称作开业、正常、登记。2、经营状态在业是指:企业正常开工生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营业。3、经营状态吊销是指: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工商局对违法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企业被吊销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4、经营状态注销是指:企业已不复存在,丧失法人资格。5、经营状态迁出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离某主管机关。6、经营状态迁入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入某主管机关。7、经营状态停业是指:由某
    2023-07-05
    360人看过
  • 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
    一、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一)对债务人的效力。代位权行使的结果直接归于债务人,债权人虽可以直接要求债务人的债务人直接将给付交给债权人,但这只是代位受领,所以其归属权仍然是归债务人所有。(二)对于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交付债务人,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与未行使代位权的人处于同一法律地位。二、代位权行使如何起诉(一)债权人依照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三、代位权的行使必须经过法院认可吗代位权诉讼,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债务追索权时,债权人直接起诉债务人的债务人,并要求其还债的一种诉讼活动。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
    2023-05-03
    105人看过
  • 抢劫与盗窃的区别及其影响
    盗窃罪和抢劫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客观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威胁财产所有人占有他人财产的。盗窃罪是指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当面使用暴力或威胁。例如:在街道、走廊、公开抢劫挂包就是抢劫罪。假如在车站、酒店,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拎包的人,就是盗窃罪。盗窃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别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界定。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这一原则性界定也同样适用于盗窃未遂,即盗窃者实施盗窃时在客观上“已经着手”,但又“未得逞”,是盗窃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03
    352人看过
  • 刑事判决与裁定的区别及其普遍特征?
    刑事判决和裁定的区别是:一、刑事判决是法院在审理案件终结时就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决定;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性问题所作出的决定;二、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裁定可书面可口头;三、刑事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10日,刑事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5日。刑事判决是指审判机关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否有罪,犯了何罪,应否处以刑罚,处于何神刑罚等实体问题所作出的裁决。分为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前者确认被告人有罪井处以相应刑罚,后者确认被告人无罪或依法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有罪判决还分为判处刑罚及免除刑罚两种。判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免除刑罚是在确认被告人有罪的前提下,根据其情节轻微或有显著悔改和立功表现等原因,依法免除其刑罚。刑事判决均应依照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死刑复核等法定程序作出。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
    2023-12-10
    424人看过
  • 监外执行和缓刑的区别及其实践意义
    监外执行与缓刑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监外执行适用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罪犯,缓刑仅适用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适用条件不同,监外执行适用存在有碍执行的法定情况,比如保外就医、怀孕等,缓刑适用没有再犯罪危险,有悔罪表现;3、考验期不同,监外执行没有考验期的,缓刑则有考验期;4、后果不同,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一消失,立即收监执行;缓刑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监外执行和缓刑哪个好监外执行与缓刑都是在非监狱、拘留所等场所执行刑罚的措施,实践中不少人因此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是不同的。那么监外执行和缓刑哪个好呢?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的制度。缓刑属于虚刑,是指在法院对案件审判过程中,根据犯罪情节,不收监,而给
    2023-06-30
    99人看过
  • 第三人履行合同的效力,及其代为履行和代为清偿的区别
    一、第三人履行合同的效力第三人履行合同的效力体现在: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后果。如果第三人履行了部分债务或者全部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第三人已履行部分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消灭,债权人不得请求债务人再次清偿该部分的债务。如果第三人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债权人的权利未实现,债务人的义务仍未履行,债务人将要因此承担违约责任。2.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后果。当第三人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代为履行时,第三人代为履行后,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取决于法律的规定。3.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后果。第三人代为履行后,第三人并不因此对债权人享有对应的债权。因为第三人只是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本身不是合同当事人。如果第三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债权人也不能请求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二、第三人代为履行和代为清偿的区别第三人代为履行和代为清偿的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1.生效条件不同。2.债务人与第三人在
    2023-05-06
    234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1、行政行为的效力与法律效果的区别行政行为的效力作为一种法律保护,不同于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虽然行政行为的效力与法律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法律效果产生的保障,而法律效果则是行政行为的效力的直接目的。但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法律效果的本质是一种状态,是主体设立、变更或消灭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所期望取得的某种法律保护的意志体现;而行政行为的效力的本质是一种作用力,能够促成一定效果产生。其次,两者的特性不同,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其法律效果就表现出来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易为人感知;而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无形的,即使始终蕴含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也难以被人所感知。2、行政行为的效力与民事法律效力的区别民事法律效力与行政行为效力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公定力且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促成一定法律效果的发生。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产生
    2023-06-06
    499人看过
  • 正式合同和人力资源合同的区别及其应用
    (1)两者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记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而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2)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必然是用人单位;而劳务合同既可以发生在公民和法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公民之间或法人之间。(3)合同履行阶段,主体双方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就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过程的指挥管理,他的劳动被看做是用人单位全部劳动的一部分,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而劳务合同中,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互相独立的平等主体,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义务。(4)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的内容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职工完成的工作是整个劳动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劳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并不一定为另一方当事人提供劳动条件。(5)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在
    2023-07-03
    49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全
    词条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保全
    相关咨询
    • 执行与执行力的区别在那?执行与执行力的区别在那?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30
      效果,结果的衡量准则执行只是决策后的开始,一个团队要想体现出高水准的执行力,效果,执行程度来考核和衡量,执行力是评价执行程度,一个人,速度,那就靠的是执行过程中的效率
    •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分类上,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采用两分法:有诉讼行为能力和无诉讼行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民事诉讼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由于诉讼行为能力是当事人可以亲自为诉讼行为的资格,因
    • 刑罚及其执行方式的区别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06
      真的,实刑和缓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形式,不能混淆。实刑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来惩罚罪犯的刑罚方式,而缓刑则是通过先定罪再给予暂时的轻罚,让罪犯暂时不用去蹲大牢。缓刑的执行方式相对温和,而实刑则较为严厉。此外,实刑的种类包括各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而缓刑的种类则是暂时不用去蹲大牢。通常情况下,实刑需要真的去监狱或看守所里待着。
    • 妨害公务罪与暴力执行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8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 遗嘱的设立效力与执行有何区别?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04
      遗嘱的设立效力和执行效力: 遗嘱继承是由设立遗嘱和遗嘱人死亡两个法律事实所构成,它分别具有设立效力和执行效力。设立遗嘱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设立效力。遗嘱人一旦死亡,他所设立的遗嘱即具有执行效力,由继承人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嘱托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执行遗嘱;如果没有此项嘱托,则全体继承人以平等地位参与遗嘱的执行。为了保障未成年的继承人和不在继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