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的检验报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11:16 108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

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但没有法定司法鉴定机构,或者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可以进行检验的,可以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对检验报告的审查与认定,参照适用本节的有关规定。

经人民法院通知,检验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检验报告不得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根据这一规定:

检验报告是指检验人受侦察机关、审判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后所出具的书面报告。而这里的检验报告与实践中常见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如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报告、物证DNA检验报告不是一个概念,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实质上是鉴定意见。这里的检验报告其本质是由没有法定司法鉴定资质的检验人出具的检验意见。

检验人是具备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检验人本人未取得司法鉴定资质,而未取得司法鉴定资质的原因是其所在行业专业特殊,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较小,适用范围较窄,或者是新型专业,尚未纳入或者尚未及时纳入司法鉴定管理范围。

侦察、审判机关指派或者聘请检验人的前提是:

一是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但是目前没有法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需要通过鉴定解决的领域欠缺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的现象,导致许多专门性问题无法通过鉴定获得鉴定意见。因此作出专门规定:可以委托不具备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二是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已经规定可以进行检验。如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解释中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可以委托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司法机关根据检验结论,结合假药标明的适应病症、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情况认定。此外,两高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有类似的有关检验报告的规定。。

检验报告的性质:

根据司法解释将检验报告的相关规定排列于鉴定意见章节中,且对检验报告的审查与认定,参照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规定来看,司法解释实际上将检验报告归类于鉴定意见范畴,但又没有赋予其与鉴定意见同等的效力,充其量只是将检验报告作为一个为解决实际工作难题而由司法解释规定的类似于鉴定意见的一个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的准鉴定意见。这也是最高司法机关为解决法律规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检验报告的效力:

经过审查,检验报告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具体由审判人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把握,以确保案件审理的稳妥和正确。

检验人未取得司法鉴定资质,究其原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①法医类鉴定;②物证类鉴定;③声像资料鉴定;④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对于前三项规定的明确具体已无争议,但对于第四项的诉讼需要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因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很多专业面窄实用不多,自《决定》施行十余来,除最近涉及环境污染司法鉴定方面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司法鉴定资质最高司法机构正在协商解决以外,其他的至今未见具体规定。这直接导致了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许多专门性问题无法进行鉴定,影响了案件事实的查证和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损害了刑事诉讼的严肃性。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采取变通方法,规定可以委托不具备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可行的,也是解决法律规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唯一办法。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调研、协调,对于时机、条件已经成熟的行业,可先行成立相关行业鉴定机构,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对于条件尚未成熟的可以由相关行业推荐具备相关专业最高最新知识水平的人承担检验任务,以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

(原标题: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的检验报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8日 09: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行政诉讼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的案件,解决行政的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一、行政诉讼受理的具体受案范围是: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二、行政诉讼流程为: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3、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4、进行审理。根据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材料,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5、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
    2023-07-01
    297人看过
  •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回避内容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法律是循序渐进的发展的,所以在法律制定并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法律进行必要的修订以及对适用时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必要的权威解释。所以也就会有人问许多问题。比如: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回避内容是什么?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回避内容是什么?第二章回避第二十三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第二十四条审判人员违反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为
    2023-06-03
    390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被害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
    一、定义犯罪学中的被害人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担受者。在被害人学上,包括四层含义:首先,被害人是遭受一定的损失或者损害者。包括物质或精神、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损害。其次,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直接或间接担受者。再次,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或者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最后,从外延来说,既然肯定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担受者,则一切遭受犯罪侵害而承担危害结果的“人”,均属被害人。上述定义及含义表明:第一,犯罪学中损害的外延极大,包括精神损害、无形损害等间接损害。第二,犯罪学中的损害不一定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然犯罪学肯定危害结果间接担受者的存在,即意味着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也可能成为被害人。第三,犯罪侵害对象与被害可能为同一体,也可能不是同一体。犯罪行为直接指向具体被害人时,被害人与犯罪对象为同一体,犯罪行为直接指向其他法益时,被害人与犯罪对象
    2023-06-03
    29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宣告缓刑释放的情形有什么
    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二)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了量刑时“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这件司法解释则进一步明确了“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初次犯罪;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具备监护、帮教条件。”一、缓刑考察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一般是司法
    2023-03-25
    51人看过
  • 民事、行政诉讼中对司法赔偿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9月21日起施行。二○○○年九月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2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以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第二条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下列行为:(一)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害诉
    2023-04-24
    125人看过
  • 什么是《刑法》司法解释
    《刑法》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刑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比如未成年人犯盗窃罪,也有相关的《刑法》司法解释来规定具体的运用法律条文,未成年人犯罪时虽然已经达到入刑年龄,但是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三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特殊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三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一)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二)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三)具有其他轻微情节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未遂或
    2023-06-12
    392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的过程
    1、目的和手段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2、主体侦查人员,检查妇女的身体只能是女工作人员或医师。3、对象勘验的对象:场所、物品、尸体。检查的对象:活人的身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4、是否需要令状需要勘查证。5、是否需要见证人勘验、检查均需见证人。6、方式对被害人不能强制检查,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强制检查。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7、侦查实验主体(侦查人员)、批准主体(公安机关负责人)、程序(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禁止性规定(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
    2023-06-11
    491人看过
  • 诉讼中保全调解法律解释是什么?
    诉讼中保全调解法律解释是什么?诉后保全,又称诉讼后保全,是指人民法院从宣判或调解文书送达时起至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之前,对于可能出现的使即将生效的法律文书难以执行的情况,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作出裁定,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诉讼标的物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因此,诉后保全也是一种重要的财产保全手段,但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上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诉讼需要缴纳法院费用在法院立案前调解的,法院不收取诉讼费,但如果需要法院出具法律文书的,会减半收取诉讼费;如果在法院立案后调解结案的,法院会减半收取诉讼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基本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诉讼权利义务平等。(3)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当事人平等原则的根据:一是源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
    2023-06-02
    334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69条解释
    刑事诉讼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限以及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期限,即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意思分解: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的单位(注意:一者若有妨碍侦查的可能或者无法通知的可以不通知,二者通知的是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并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讯问后根据不同情形作了不同的处理:一是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二是如果认为需要逮捕且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应当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三是如果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还不充足的
    2023-06-11
    140人看过
  • 最高法关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具体案件范围是什么?
    高法关于刑事诉讼法解释中包含的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劳动争议案件攀升最高法酝酿司法解释统一裁判标准“劳动争议案件已成为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快、涉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社会关注最多的案件类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口气用了四个“最”。据统计,仅今年1至2月,全国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达64610件,同比上升57.61%。而200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86221件,同比上升93.93%。劳动争议案件猛增的背后,裁判依据的不足给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出新的挑战。据这位负责人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快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弥补法律漏洞。三重原因
    2023-07-20
    300人看过
  • 司法解释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判及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所谓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第一,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企业和组织;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追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属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第二,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事实涉外,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发生在国外;第三,诉讼标的物涉外,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标的物在国外。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关系是如何的1、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关系是行政诉讼没有进行规定的可以请求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涉外行政诉讼的具体规定有: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法律其他规定。2、法律依据:《行
    2023-07-06
    319人看过
  • 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的影响
    2012年8月31日,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通过并生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适用法律以及审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合法院的审判实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法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最新的新法解释就是2020年1月1日生效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版本。民事诉讼法二审裁判的效力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法院即终审法院,第二审法院的裁判为终审裁判,其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不得对裁判再行上诉。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是对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此再行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有错误,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二)不得重新起诉。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但是,判决不准离婚、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以及判决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除外。(
    2023-07-08
    22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全文解释中第二章的内容有什么?
    在我国,因为刑法的特殊地位,需要由专门的刑事诉讼法进行刑法前期的规则约定。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许多条款,其中有关回避的内容很惹人注意。可是刑事诉讼法全文解释中第二章的内容有什么?以下内容或许可以帮到您。刑事诉讼法全文解释中第二章的内容有什么?第二章回避第二十三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第二十四条审判人员违反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
    2023-06-03
    362人看过
  • ××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格式范本)
    (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司法鉴定文书类别的标题:一般2号或者小1号宋体,加黑,居中排列)司法鉴定许可证号:000000000(司法鉴定机构许可证号:3号仿宋体,居中排列)声明(2号宋体,加黑,居中排列)1.委托人应当向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2.司法鉴定人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方式、方法和步骤,遵守和采用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鉴定。3.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非法干预。4.使用本鉴定文书应当保持其完整性和严肃性。(声明内容:3号仿宋体)地址:××市××路××号(邮政编码:000000)联系电话:000-00000000(司法鉴定机构的地址及联系电话:4号仿宋体)共页第页——————————————————————————————————————————————标题(司法
    2023-06-11
    347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司法解释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司法解释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8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只有释义,请参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
    • 怎么解释刑事诉讼中的检查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2
      所谓刑事执行,即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根据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己经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刑事侦查技术是刑事侦查与刑事科学技术的简称。刑事侦查指研究犯罪和抓捕罪犯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刑事侦查员力求查明罪犯使用的方法、犯罪的动机和罪犯本人的身份,以及查明被害人的身份,同时还可能要寻找和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形式是什么?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5
      司法解释的形式 一种观点认为,刑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制定的有关刑事审判的实体性规范文件,包括意见、规定、批复、会议纪要、通知、解答等。 一种观点主张,会议纪要、通知不是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仍然属于法院内部研讨专项问题而形成的学理解释,本身不是规范性文件;“通知”虽然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主要内容偏重于对下级法院的号召,由法院的职能机构制定,而不是经法院内部的权力机构即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一种观点认为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什么是涉外民事关系解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4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又称国际私法关系。在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中,一个或多个因素涉及外国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经常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四)发生变更或者消除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
    •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只有在一、二审法院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以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的情况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可要求国家赔偿。“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主要是指对不应拘留、罚款的人予以了拘留、罚款;超过法定期限拘留和超过法定金额罚款;以及重复采取上述强制措施等情况。“违法采取保全措施”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