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别人办事给钱后没办算诈骗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14:21:49 82 人看过

一般不够成诈骗罪。诈骗罪要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办不成,仍然收取钱财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掩瞒真相的方法,欺骗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做法。诈骗罪构成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并且受害人要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一、如何衡量是否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3、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4、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什么是诈骗罪?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1、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

2、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

3、他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产;

4、行为人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这四个行为具有一定的客观逻辑顺序,形成一个前后紧密相连的因果锁链,环环相扣,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3: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微信给别人转钱然后拉黑了,算诈骗吗
    一、微信给别人转钱然后拉黑了,算诈骗吗在法律层面上,当诈骗行为涉及到财产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以及3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甚至达到500,000元以上的情况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将其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及“数额特别巨大”等不同等级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微信给别人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微信给别人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024-04-18
    156人看过
  • 朋友找我办事给了2万事没办成算诈骗吗
    一、朋友找我办事给了2万事没办成算诈骗吗视具体情境而定:首先,若某种行为基于非法占用之愿望,借助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之手段,擅自获取公共或私人财产,那么此等行径无疑构成了骗局;其次,若是无法满足上文所述条件的,此类行为便不被视为欺诈。例如,为了帮助他人完成某项事务而收取费用,完成事务的质量却未能达到对方的期望标准,这种情形并不涉及到欺诈,只需将所收取的费款归还给对方即可。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条例,那些包含了虚构事实和掩盖真相这两种手法的行为均可认定为诈骗罪。若某人收取他人之资金并承诺必然能够完成某项事情,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此人并未付出努力甚至无法达成此任务,那么此时可以判定他们已经涉嫌诈骗。对于所收到的款项,不应存有任何非法占有的念头,最好尽早全额返还以避免产生更多的经济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4-04-06
    180人看过
  • 有人办事没办成退回一半钱算诈骗不
    不构成诈骗,属于民事纠纷,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4-15
    176人看过
  • 别人给我钱但事情办的不如意,构成诈骗吗
    一、别人给我钱但事情办的不如意,构成诈骗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若被判定为构成诈骗罪,则必须是在明知自己无法完成承诺事项的情况下仍然接受他人财物,这实质上是一种不正当且违法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中所定义的非法占有。具体而言,对于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涉及到的金额达到较大程度,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同时可能会伴随着罚款;若数额达到巨大甚至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将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惩罚,同样也可能会伴随罚款;而对于那些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法律制裁,并且可能会遭受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经济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2024-07-13
    167人看过
  • 别人求我帮忙搞学位最后收了钱办不成算是诈骗罪吗
    一、别人求我帮忙搞学位最后收了钱办不成算是诈骗罪吗若有个体帮助他人获取学术学位,但因其自身能力所限未能实现完成心愿并退还金钱之事,并不构成诈骗犯罪;而在办理某项事宜时收取费用却最后未能兑现承诺的相关服务,此种情况则很可能会被视为诈骗。在此类事件中,行为者展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欺骗行为,他们向受害者承诺具备完成某项业务或寻找工作等方面的出色能力。这种所谓的“办事”并非经过自身不懈努力便能够圆满完成之事,也没有充分揭示自己在这方面能力匮乏的事实真相。其真正目的便是从受害者那里获取大量财物。我们必须理解,诈骗罪乃是指行为人为达非法占有的目的,采用制造虚假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段,大肆骗取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公共或私人财产之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
    2024-04-25
    79人看过
  • 诈骗嫌疑人说钱给别人了怎么办
    嫌疑人坐牢后,被诈骗的钱拿不到,当事人可以另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罪犯赔偿,如果法院判决罪犯应当赔偿,当事人就可以申请法院执行。罪犯确实没有财产可赔偿的,就只能等罪犯有可供执行时再申请。实际上当事人要求赔偿,可以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101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诈骗罪判刑后还还钱吗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
    2023-03-29
    442人看过
  • 办事人拿了钱事情没有办属于诈骗吗?
    一、办事人拿了钱事情没有办属于诈骗吗?不算诈骗,诈骗是指欺骗他人,使他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并且基于错误的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从而遭受了财产损失的情况。如果双方之间签订了合同的话,对方不办事也不退钱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权。并且还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主张违约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诈骗罪的加重情形有哪些(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
    2024-02-06
    408人看过
  • 诱骗别人办培训贷算诈骗吗
    一、诱骗别人办培训贷算诈骗吗需要分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该培训机构对该类专业无教育培训的资质许可,违反法律规定,所涉教育培训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如果该培训机构假借“助学贷款”的名义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诱导宣传,使学生陷入错误认识,与网贷平台签订了贷款协议,培训机构的行为则构成欺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有关机关对该协议予以撤销。在培训协议被认定无效、贷款协议被撤销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2023-05-15
    327人看过
  • 卖给别人货不给钱是诈骗吗
    视情况而定。如果对方是只是恶意拖欠货款,正常情况下应是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罪。如果对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货物的,则涉嫌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2023-06-18
    273人看过
  • 被骗借钱给人家算诈骗吗
    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一、主播诱导刷礼物可以以什么名义进行起诉主播诱导刷礼物可以以诈骗罪的名义进行起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否认定为诈骗罪,关键要看对方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此外,是否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的数额是否较大,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则构成诈骗,反之则不构成诈骗。二、合同章造假有啥后果合同章造假涉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诈骗罪,都会追究刑事责任。因订立合同权益受损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法院起诉。三、没有营业执照入股算欺诈吗没有营业执照入股算欺诈。个人没有营业执照,却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
    2023-04-12
    113人看过
  • 拿钱叫人办事,事没办成不退钱,可以告诈骗吗
    不构成诈骗,属于民事纠纷,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公职人员拿钱办事是什么罪构成犯受贿罪,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
    2023-06-21
    361人看过
  • 转钱给别人买酒没有钱没有还属于诈骗吗
    一、转钱给别人买酒没有钱没有还属于诈骗吗倘若当事方在借款之际便预设了拒绝偿还借款之意图,抑或是存在充足证据证实其行径,则可判定此种行为构成欺诈犯罪。具体来说,诈骗罪是指以不当行使他人财产所有权为目标,采取虚伪陈述或故意掩盖实情的手段,从而获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关于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判定其是否存在拒绝还款的故意,而衡量标准通常是涉案金额高达3000元即可,量化当事人主观意向并非易事。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此类欠款纠纷并不构成刑事犯罪,而是民事债务纠纷,债权人有权依法提起以下诉讼程序进行解决:首先,仔细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前往具备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该事件提起诉讼,同时附带上相关证据材料;根据人民法院的通告要求,准时出席庭审活动;如对一审审判结果存在异议,应于收到一审判决书起的15日内或收到裁决书起的1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随上诉状提交相关资料。《刑法》第二百
    2024-03-11
    62人看过
  • 买东西钱给了货没给算诈骗吗
    买东西不给钱算不算诈骗,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不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不给钱,那就不算诈骗。一、消费不给钱构成什么罪消费不给钱可能会构成诈骗罪。具体分析如下:1、一般严重程度达不到刑法应当处罚的标准,不认定为犯罪;2、在进行消费时明确不给钱,并且消费金额数额较大,达到三千以上,可以认定为行为人有诈骗罪的故意;3、但是如果消费数额没有达到三千,一般不认定为犯罪,而是认定为双方债权债务关系,行为人是单纯逃避债务的行为。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情形如下:1、侵吞,行为人将自己合法主管、经手、使用的本单位财物直接占为已有或者非法转归他
    2023-03-12
    472人看过
  • 骗去别人钱财说是给办高中学籍,结果没办成,算违法吗
    一、骗去别人钱财说是给办高中学籍,结果没办成,算违法吗此案不涉及欺诈行为,而是因不当得利引发的民事争议,需要诉诸于法律处理。1.关于欺诈罪的定义,通常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利用虚构事实或是掩盖真实情况的手段,从而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2.若行为人在收取款项时确实存在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行为,并且未对所得款项进行返还,那么这种行为便构成了欺诈罪。反之,若行为人并无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行为,那么这就只是一起普通的民事争议,并不构成犯罪。《刑法》(1997修订)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被中彩app骗了怎么讨回钱若
    2024-07-07
    169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卖给别人办了事却收钱了算诈骗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2
      1、为别人办事收钱了,办了事但没办成这不属于诈骗,将钱退回即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包含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这两类行为属于诈骗。如果收了别人的钱财并承诺一定能办成,但这事情根本没干或者没办法干成,这就涉嫌诈骗了,所收的钱财不能够去非法占有,最好如数退还,以避免民事纠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 借钱给别人,被骗了,怎么办,算诈骗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
      现实生活中,被人骗钱之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血汗钱能完整的要回来。如果在我们身上发现了这种事情,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这件事件的全过程在自己的脑子里用慢镜头仔细的回过一遍。找出其中的问题和可疑点。然后对这些疑点进行梳理,保存证据,然后尽快报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很多地方诈骗犯罪公安部门立案需损失金额在5000以上,网络诈骗在3000元以上。如果当事人损失在规定金额以下,则按一般诈骗案件处理,做相
    • 就给别人办蓝印把钱收了没办成钱也没退给人家这样算诈骗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5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构成诈骗;如没有,不构成
    • 有男朋友跟别人说没有然后叫别人给钱算诈骗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4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
    • 拿钱给别人给我办事,事没办成,钱一直不退我,这属于诈骗行为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8-27
      属于民事纠纷,除非你能够证明对方当时有不法占有的目的,能提供一定线索材料,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可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