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起诉,被告人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应对,如果有相应的抗辩理由,也最好请专业的律师把关,维护自身的最大权益。作为借贷的被告方,通常也就是债务人,如果对方起诉,可以注意以下两点:1、查看债务是否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如果过了,在诉讼中可以以过了时效作为抗辩而免除此债务;但如果债务真实合法,作为债务人应当诚信,即时过了诉讼时效也应偿还债务。2、查看债务的利息是否超过了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如果有超过,可以向法院请求认定超过部分无效。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实行要收到法院的起诉书后,可以在答辩权内提供答辩状,为自己进行辩护,也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民间借贷被告要怎样能赢
民间借贷被告要赢需要向法院提供你已经还款的证据或者对方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的证据。打官司主要打的是证据,官司输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提供的证据的充分程度,主要是借贷关系是否成立,资金交付情况,诉讼时效问题等所有关系案件本事事实的证据是否完备。而法律对借贷纠纷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超过该期间债权人起诉将丧失胜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法院对于民间借贷被告不应诉的态度如何?
401人看过
-
被告如何应对借贷诉讼
257人看过
-
民间借贷被告败诉了一定要上诉吗
460人看过
-
一般是如何看待民间借贷的?
445人看过
-
一般民事诉讼被告如何举证
339人看过
-
民间借贷被告不应诉,法院会怎样判
301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民间借贷被告如何处理,民间借贷诉讼被告如何处理,民间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51、被告抗辩存在其他基础法律关系。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2、被告抗辩已偿还借款,即请求权曾经发生但因清偿而消灭。被告应对其主张的还款事实予以证明,在被告提交相应证据证明其还款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3、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
-
民间借贷诉讼中法院与被告如何确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7民间借贷中法院的确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一般地域管辖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起诉讼的几个被告地址,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22条,特别规定以下民事诉讼由原告地址人民法院管辖的原告地址与常住地址不一致的,原告常住地址人民
-
民间借贷中民间借贷被告有多久上诉期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41、民事诉讼法规定,民间借贷诉讼中,被告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起诉书15天内提起上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状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
-
民间借贷被告败诉会怎样?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71、被告抗辩存在其他基础法律关系。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2、被告抗辩已偿还借款,即请求权曾经发生但因清偿而消灭。被告应对其主张的还款事实予以证明,在被告提交相应证据证明其还款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3、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
-
民间借贷纠纷被告方上诉状的内容一般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5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被告方上诉状有以下内容: 上诉人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职务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 原审被告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邻水县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现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请求依法撤销民事判决书第一项; 2、判令驳回被上诉人对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3、一审、二审的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及理由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