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缓后不可以立刻走。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缓刑一般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缓刑期满后,就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
判缓刑后走哪些程序
1、如果你对判决不服,可以有10天的上诉的权利,如果没有异议,就在第十一天开始执行。
2、首先,法院会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
3、其次,司法局报道后,携带报道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区矫正。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4、法律依据: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法院开庭后没有批捕是否是判缓刑
497人看过
-
缓刑能否被法院撤销?
494人看过
-
法院开庭后能不能判缓刑?
90人看过
-
被告人取保后是否能被判缓刑?
463人看过
-
司法部门是否能够批准缓刑?
69人看过
-
判缓刑后,法院是否有权当庭释放被告人?
116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一开始被判缓刑然后被开除公职能告缓刑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4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其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叙职务的临时工作。为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除利用专业技术进行犯罪活动被判缓刑的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其一定的技术工作。降低原工资待遇,按低于开除留用察看人员工资待遇发给临时工资。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表现不好的,予以开
-
被法院判决缓刑后离开本地可以吗?请告知!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9被判缓刑的人离开本地 根据“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 机关批准” 在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 这好象是被管制了一般
-
打架斗殴被抓,法院开庭后没有批捕是否是判缓刑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61、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由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 2、《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
-
检察院批捕后送往法院之后叔叔能否判缓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31、犯罪情节较轻。犯罪性质,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
-
怀孕能不能被批准缓刑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01我国《刑法》上并没有限制缓刑的次数,被判处缓刑一次能否再次被判缓刑法律没有规定,但是没有禁止,所以应该是根据案件的情节决定是否能够再次判处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一是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构成累犯者二是由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得出不关押也不会再危害社会的结论。能否再次被判缓刑也要看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和法官的自由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