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法律角度出发,劳动者怎样判定工伤
从法律角度出发劳动者判定工伤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应该怎样解决工伤认定争议问题
解决工伤认定争议问题的方式如下:
1.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问题发生争议,当事人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申诉,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工伤认定找哪个部门认定
工伤认定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n(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n(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n(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n(四)患职业病的;\n(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n(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n(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从法律角度出发如何确定疲劳驾驶
376人看过
-
加班费金额的规定:从劳动法的角度出发
277人看过
-
从法律角度看非法出售发票罪的定性
122人看过
-
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角度分析
386人看过
-
劳动纠纷解决方法:从养老保险角度出发
246人看过
-
从法律角度谈亲子鉴定取样
242人看过
-
从法律角度怎样投诉法院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18对法院进行投诉的方式为:向其所在县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或者举报;向该县法院所在的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或者举报;涉嫌犯罪的,向同级检察院反映或者举报;向该县法院同级的人大常委会反映或者举报;向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或者中纪委举报。
-
从哪些角度解决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81、《》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从规定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企业要用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必须履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否则的话,将被视作违法解除。2、《》第十七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精神,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
-
【劳动者损害赔偿】从角度看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论是否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适格的“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之日开始,双方就确立了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根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需要对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只有以下二类:第一,缔约过失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
-
如何从法律角度界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6重婚罪的认定有两种情况:已婚者的重婚罪: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的情形。未婚者的重婚罪:虽然个人没有配偶,但是,明知对方有配偶、而还要与之结婚的。结婚:必须以领取结婚证为准。
-
从法律角度来讲,临时工工伤认定流程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7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认定为工伤),还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书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在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拿着工伤认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