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一、怎么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对欺诈消费者的认定,既要遵循民法上欺诈的构成要件,又要秉持保护消费者的基本立场。具体应当符合以下要件:
第一,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
第二,经营者具有欺诈的客观行为;
第三,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二、构成欺诈须具备的要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三、什么是网络诈骗
(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骗取供货商货物算不算诈骗
111人看过
-
退款退货回收费算诈骗吗
144人看过
-
淘宝退货退款商家收到货不退款怎么办
348人看过
-
收到货发现不对算是诈骗吗
469人看过
-
收了定金不发货算不算诈骗呢
338人看过
-
微信收了货款不发货,找各种理由不退款,是算诈骗吗
174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卖家发错货,货收到,不退货能退款吗,货十几块钱,不划算了北京在线咨询 2024-08-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和第25条中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七天内无条件退货: 第一、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第二、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 第三、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 第四、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 所以,当我们网购的商品属于以上情形,微商卖家不退款不退货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
收了定金不发货算不算诈骗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4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进行买卖交易时,买受人交了定金后,出卖人不发货的,一般是属于合同违约的行为,但如果存在故意非法占有定金而故意签订虚假合同的,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
-
商家收到货不发货是诈骗还是真实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30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属于诈骗: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
拉货不给货款算诈骗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4不算诈骗。拖欠货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是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义务人的除外。
-
刷手申请退款算不算诈骗,会诈骗到钱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2以欺诈的嫌疑,印刷本身违法行为。公安局立案侦查后就应当追回赃款赃物,如果赃款赃物被挥霍就不能退了。如果犯罪嫌疑人将诈骗的赃款赃物挥霍,只能在定罪量刑时候,作为从重处罚的酌定情节给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