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7 02:39:52
50 人看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编造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该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51人看过
-
故意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属于什么案件
350人看过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属于什么罪
137人看过
-
报假警涉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205人看过
-
怎么样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34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虚假假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15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构成本罪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