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庭审中不该犯的错误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18:51:43 293 人看过

于诉讼律师而言,庭审如战场,自免不了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但百密一疏,往往斗得兴起却不知不觉露了破绽。本文试图归纳那些庭审中最易被律师忽略的东西,就如发现那些海底的暗礁。

错举了不该举的证据

许多律师往往习惯于一股脑儿把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都提交给法庭质证,甚至没有考虑在庭审举证时的第二手或第三手方案,由于没有预先站在对方的视角来思考审视证据,往往在庭审中某一个证据被对方抓住破绽而自己没有准备,陷入解释不清的被动局面中。所以,在准备己方的庭审证据时要仔细考虑:

1、究竟是不是每一份证据都是必须的?

2、究竟是不是每一份证据都是对自己有利而不是一把双刃剑?或者可以按照证明力的强弱大小做一个排序和取舍。

3、反驳证据该在哪个环节提出?

4、站在对方的角度可以对自己的证据挑出哪些瑕疵并做何应对?

5、哪些证据可以视庭审的情况特别是对方的陈述情况而决定举或不举?

过于自信或疏忽,没有充分举证

一般而言,律师准备证据都是按照履行己方的举证义务,达到己方的证明目的来决定举证范围的。但是律师自己对举证责任的判断和法官的认定有时会有差距。法官作为裁判者而言,希望自己审理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样裁判认定中就没有难度,所以法官总是希望律师能把自己主张的事实和观点能够充分的丰富的予以证明。但作为律师而言希望能够减少工作量,能够少举证就不想多举证,而且有些证据的调取、制作颇为不易,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所以律师并不愿意多承担举证义务。而现行的诉讼制度是不提倡法官的职权主义去随意调取证据的,现实也无法允许法官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围绕事实取证,故而最后法官没有办法就需要从律师提供的有限证据中去推论,这是很考量法官的裁判水平及判决文书书写能力的。

所以,作为诉讼律师在举证问题上应该考虑:

1.针对我所主张的诉求或事实,我方举证是否已经穷尽?证据链条是否完整?

2.对于难以调取或收集的证据应该如何与法官沟通解决方法而不是主动放弃。

3.对于法官提出的进一步补充证据的要求该如何应对?是一味抵制还是一味顺从?

不懂得如何应对法官的临场提问

有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律师在法庭上要求解除合同,其侃侃而谈该合同如果再继续履行将如何如何的显失公平,其履行的背景条件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情势变更等等。法官问他一个问题:你主张合同解除的理由到底是依据显示公平还是依据情势变更?他显然没有做好准备,略微迟疑回答:显失公平。庭后合议中,该提问的法官说道:这位律师显然没有搞清楚我的问题,显示公平是指签订合同时就已经发生了不公平的情形,而情势变更是指签订合同时没有问题,但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履行合同的情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继续履行该合同会不公平。他如果选择依据显失公平主张合同解除我们肯定要驳回,但如果依据情势变更则我们可以考虑支持,最不济他应该回答两个并列都作为解除依据由我们来裁断也胜过回答一个错误的。

法官在法庭上的询问都不会是无足轻重的,法官的问话都关乎他的审判思路。所以,作为诉讼律师在法庭上应该:

1.高度关注法官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那些在事实调查时做的表述或提问(无论是对哪一方),并迅速分析揣摩法官的审判思路和对证据事实的采纳态度

2.当遭遇法官向己方提问且不在预先准备范围内时,不要慌张,先分析提问意图,搞不准意图宁可不正面作答,可以其他无关意见搪塞庭后再予以充分准备后以书面意见回答

3.巧妙而准备的回答有利于引导法官的思路,还可以引导法官聚焦于对关键事实向对方发问,以达到攻击对方要害的战略目的

盲目发表意见

有一个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案例,双方在补充协议中约定:施工方必须配合建设方在5天内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否则要承担500万元的违约金。但其后工程竣工备案实际是在签订补充协议后两个月才得以办理。针对这一问题,施工方的答辩意见是建设方提供的竣工备案资料存在虚假工程造价,所以才没有同意盖章配合,直到两个月后建设方承诺该资料仅作为备案使用,不作为工程结算依据才予以盖章配合其办理备案手续。庭审中针对该需要盖章的资料文件究竟是什么时候送达给施工方需要进行核实,按照一份建设方在签订补充协议一个月后送达给施工方的通知上表述该资料已经送达请予盖章配合,但庭审中建设方口头陈述该资料实际上已经在签订补充协议后三天内就已经提交给了施工方,但由于其拒绝盖章才后来又发书面通知催促。针对这一表述,施工方的代理律师当即表示认可,并再次强调因为需要盖章的资料中数据虚假故予以拒绝。最终,合议庭因为双方在签订该补充协议前的其他会议记录中已有表述该上报给备案部门的工程结算价不作为双方真实的结算依据,且该会议记录中的结算价与案件中施工方拒绝盖章的工程造价书中的数字一致,故法庭最终认定,由于双方在签订补充协议前已经明知且同意该虚报造价,虽然此行为违法,但施工方提出必须等到建设方予以承诺后才同意盖章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鉴于施工方承认已经在补充协议签订后5天内收到了该资料,故其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金

在此案中,施工方的代理律师过于自信,仅仅凭借自己预先设定的抗辩思路做庭审应对,但该资料如果是在补充协议签订一个月之后再提交的则本身就可免除5日之约的限制。该律师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一时疏忽导致庭审不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7日 18: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刚需买房千万不能犯的错误有哪些
    雷区一:只看首付不看月供第一套房在购买时往往没有经验,没当过房奴的人对于月供似乎也缺少概念。很多人将凑齐首付作为买房的唯一要求,尤其是刚需购房的年轻人,但实际购房中,首付仅仅是买房过程中前期投入资金的的一部分而已。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交出来,虽然首付是够了,银行审核工资流水后,似乎以后的工资用来还月供也够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用,偶尔生个病的医药费用,工作不稳定时的过渡费用。只有首付没有月供,很有可能让你接下来的生活不仅压力山大,而且没有任何改善的可能。雷区二:挑便宜拣实惠很多购房者认为,当下房价过高,所以买房时,一般会在同等区域、同等地段选择价位便宜的楼盘。孰不知,后期那些频频出现证件不齐全、施工质量差、园区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的楼盘,正是这些。买房也不能不考虑入住后的麻烦事啊。对房价忧心忡忡的人,一旦房价出现了波动,就比较紧张,趁着开发商有折扣就赶紧买入房子,以为图了便宜,其
    2023-04-17
    375人看过
  •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函中律师的权利有哪些
    (1)会见权;(2)阅卷权;(3)申请调取证据权;(4)调查取证权;(5)提出法律意见权等权利。其中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是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所享有的最为重要的三项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第三十七条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一、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
    2023-02-23
    51人看过
  • 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形一般包括:对罪与非罪的认定产生错误;对案件的性质、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产生错误;对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应当从重加重处罚的,没有实行等情形。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能定罪处刑。一、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应当再审刑事诉讼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形有: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二、二审抗诉的条件是什么?二审抗诉的条件:一、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二、确有抗诉的必要性。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质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023-04-06
    91人看过
  • 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形有哪些
    一、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表现在哪些方面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根据,或者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二)发现了新事实、新证据,证明原来认定的事实是错误的;(三)发现当事人伪造证据,或证人作伪证、鉴定人提供假鉴定、翻译人提供假翻译等情况,故意陷害他人,致使案情虚构,与实际情形严重背谬;(四)发现本案的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犯有渎职罪,故意歪曲案情,徇私舞弊,作出枉法裁判的,等等。二、哪些属于法律适用错误所谓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应作广义的解释,既指适用刑事实体法的错误和严重违反刑事程序法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对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认定上发生重大错误,混淆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或者是把合法行为认定为犯罪,或者是把犯罪行为认定为无罪;(二)没有正确适用法律条文,对案件性质、罪名认定错误,应该适用的法
    2023-04-14
    271人看过
  • 瓦工施工常犯的有哪些错误
    瓦工施工错误一:轻视防水工程错误后果:防水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家装项目,一般都是由瓦工施工。在正式铺砖前,卫浴间、厨房等的墙面、地面都需要做好防水。而若认为开发商做的防水层验收合格,家装时就没必要再做防水;采用的防水材料质量差;只有部分重点区域做防水是常见的错误做法。防水工程没有做好,一旦渗漏,轻则家具、墙壁发霉,重则破坏装修、邻里失和。正确做法:要避免潮湿、渗漏问题,就要了解防水误区、把好质量监督关。防水工程错误与正确做法错误做法1、开发商做的防水层验收合格,家装时就不再做防水。正确做法:尽量保护原有防水层不被破坏,否则须剔除原有防水层,再重做防水。错误做法2、防水工程使用劣质材料。正确做法: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优、口碑好的品牌防水。错误做法3、只做管道、地漏等孔洞周边防水。正确做法:防水施工部位要全面,管道、地漏等孔洞。卫生洁具等设备周边,卫浴间的地面、墙面(高不低于1.8米),厨房和阳
    2023-04-21
    282人看过
  • 首次置业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太情绪化第一次买房总是会太情绪化,理性很容易被蒙蔽,所以学习一下专业的住房革新投资者,他们买房子时只会考虑一件事:我的资本回报率是多少?如果他认为投资不能得到较好的回报就会放弃,你也应该这样。没有提前做市场调查太多首次置业者完全依靠旁人的意见,而实际上你应该先行一步,对市场进行独立调查。在当地报纸和网络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拍卖结果,将你的调查范围缩小到你想买房子的地区或街道,然后找出那里的房子都卖到什么价位。没有专业机构进行购前检查最好的房产交易是那些购买后只需要稍作维修或修缮的房子,最差的交易是那些购买后需要花费大笔金钱进行大修的房子。那些需要大修的地方通常不在显眼的地方。最好能要求独立房屋验收机构对房产进行检查,并在购买前出具验收报告,否则一时省下了几个小钱,却可能会导致你在入住后要额外花费好几千大洋。不提前确认贷款额只知道你有申请住房贷款的资格是不够的,在开始找房子前,去出借方那里确认一
    2023-04-21
    33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庭审过程中犯错误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1
      诉讼参与人故意提交虚假的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可结合其违法行为后果等情节,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被处罚当事人不主动履行的,法院可以实施强制执行。
    • 我遇到刑事律师开庭审理错误怎么办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7
      您搞错了,61条是关于拘留通知书的规定。 第一时间委托专做刑事辩护业务的刑事辩护律师处理。刑事辩护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刑事证据审查、判断与运用为核心的具体工作的逐步展开过程。 咨询只解决寻找律师的问题,通过咨询,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律师;咨询是解决不了案子本身问题的,因为您咨询得再明白,您没有律师的权利、也没有律师通过诸多亲办案例积累的知识、技能上的实践经验,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况且,律师是围绕全
    • 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9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首次置业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26
      首次置业常犯的错误: 一、不必学习购房知识。 二、不必提前确认可贷款额度。 三、选择价格越低的房子越好。 四、买房只需准备好首付。 五、买房一定要一步到位。 六、房产证写子女名字比较省事。
    • 首次置业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11
      1、一房两卖一个合同有效另一个合同无效;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房地产买卖合同必然无效;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无效;未使用官方版本所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期房买卖合同无效;只要对方违约就可以解除合同;未按约定支付定金构成违约;购房后可以清走原租客或者单方改变原租赁合同。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