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庭前可以谈赔偿。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犯罪行为。
一、撞人为逃逸撞骨折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致对方骨折,达到重伤程度并承担主要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会被及时拘留吗
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刑事拘留的。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醉驾至人死亡的具体量刑标准是什么?
醉驾致人死亡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怎么样要求肇事者赔偿
3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赔偿项目有什么,交通肇事赔偿有什么计算标准
70人看过
-
鉴定交通肇事中是谁要求赔偿?
1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赔偿无力对方要求的赔偿金怎么赔偿
322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死者是再婚家庭怎么赔偿
256人看过
-
山东交通肇事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19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交通事故能否要求赔偿交通费(交通肇事赔偿交通费)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31交通费是指事故受害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配置残疾用具或参加处理事故等活动实际必需的车船票费。交通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以及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因需到医院诊治、住院治疗以及处理交通事故相关事宜而发生乘车乘船等交通费用,由相关事故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费用进行的赔偿。在交通事故的后果中,交通费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应当受到赔偿。 2.交通费证据 交转院治疗或到医院就诊的,其本
-
交通肇事罪被拘留了, 对方要求赔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31一般需结合具体案情,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积极和对方协商赔偿,达成赔偿协议的,是可以视情况缓刑的。是否涉及交通事故?是否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对于赔偿问题存在较大纠纷,对方漫天要价的,您可通过法律途径委托律师协助您和对方谈判赔偿,根据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和对方达成合理的赔偿数额,将您的损失降到最低,然后争取减免刑责和缓刑。
-
交通肇事赔偿项目有什么交通肇事赔偿有什么计算标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5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赔偿项目方面和赔偿标准方面贯彻了全面赔偿的原则。其中赔偿项目方面增加了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两项,并用“残疾赔偿金”代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具体体现在《人身损害赔偿
-
肇事逃逸会要求交通赔偿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5关于交通肇事者逃逸后的交通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
交通肇事多久开庭?有哪些要求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3交通肇事罪移交到法院后,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开庭. 对于刑事公诉案件,《刑事诉讼法》中对法院审限有明确的规定,即法院一般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所以,法院会在审限到达之前提前安排开庭,但具体的开庭时间还要承办法官根据工作安排来定,是不确定的.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交通肇事多久开庭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