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规定法人是否具有人格权
法人具有人格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而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所以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民法典合同是否必须规定履行期限?
8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具备哪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312人看过
-
欠条的有效性:手印是否必须?——民法典的规定
118人看过
-
赠与合同是否必须遵循民法典规定?
410人看过
-
民事行为有效的民法典规定
278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行使质权是否必须诉讼度
163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
民法典规定质权是否必须诉讼?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2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行使质权不一定要诉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及时行使质权;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
-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2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
民法典未成年性行为是否犯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8与未成年发生性行为违法,如果该少女已满14岁,自愿与成年人发生性关系而发生的,就不是犯法。如果该少女不满14岁而同她发生性关系者,无论该女孩自愿还是不自愿,都要按强奸定罪量刑。
-
民法典规定单方出具欠条或借条能否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14欠条是双方法律行为。欠条虽由一方出具,但欠条的出具实际上表示着一个债权债务关系的成立。单方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不需要另一方同意即可成立,但在欠条出具过程中,实际上要取得对方同意或认可的,如债权人对欠条上的金额等事项认可方能成立。欠条或借条虽然只有一方签字,但由于事先经过了双方共同协商,事后,债权人收下欠条或借条即承认、默认了收据内容,最终单方出具的欠条
-
民法典规定儿子去世作为孙子是否必须赡养海南在线咨询 2024-08-30视情况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儿子去世后,如果孙子已经成年、有经济来源、有能力赡养,就有赡养奶奶的义务。一般是孙子和老人还在世的子女分担。但如果孙子还未成年、没有能力赡养,就不用赡养。此种情况下,不影响孙子继承爷爷奶奶遗产的权利,这是代位继承。如果奶奶还在世,孙子和儿子继承的遗产应当是继承了爷爷的遗产,女儿本来也有继承权,但在分割爷爷遗产时女儿如果不提要求分自己应得的那份,视为女儿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