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判多久
1、非法持有枪支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第一百二十八条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持有枪支罪认定
非法持有枪支是一种持有型犯罪。“持有”型犯罪是我国刑法中一类比较特殊的以行为方式来归类的类犯罪。“持有”是对物的一种事实上的占有、支配、控制的关系,它在本质上应是一种持续性的状态行为。我国刑法上的“持有型”犯罪必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对法定违禁品进行事实或法律上占有、支配、控制的状态或者行为,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持有型”犯罪。
1、“持有”的时间持续问题。持有是持续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持有行为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定罪,但可能影响量刑。依立法本意,持续时间极短的“持有”如转手、帮人传递枪支等行为不应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2、持有行为的开始、结束。在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是枪支而意图对其加以支配或者控制,并且在客观上已经对枪支形成控制时,“持有”即开始。而当行为人完全
对枪支丧失支配、控制时持有行为结束。在这一持续过程中,不要求行为人随时、随身占有枪支,只要行为人对枪支存在事实或者法律上的现实的支配、控制力即可构成持有型犯罪。
3、持有的形式。从广义上说,非法持有枪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占有、携带、藏匿、保管、收藏等,但不应包括买卖、运输等行为。
4、持有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非法持有军用枪支一支或者非法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以非法持有枪支定罪处罚。
-
法院如何判定非法储存枪支罪
349人看过
-
储存枪支罪既遂案件法院如何量刑
234人看过
-
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155人看过
-
枪支非法储存罪的具体判断标准
195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124人看过
-
非法制造储存枪支弹药罪如何判刑
48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3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会受到的处罚是:非法储存枪支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
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法院如何判,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10行为人构成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的,法院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2022年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如何追究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0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追究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2、如果具有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追究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刑事责任。
-
收购、运输、加载、邮寄、储存枪支、金属材料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41、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物,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二)违反国家规定,收购铁路、油田、供电、电信、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等废旧专用器材的;(三)收购公安机
-
现行刑法对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量刑是怎么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8现行刑法对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的量刑主要有以下规定: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