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4:10:25 426 人看过

行政诉讼法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规定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律监督机关进行行政诉讼活动,调控他们之间在诉讼过程中相互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简言之,行政诉讼法就是规定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行政诉讼法,则是指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在我国即1989年4月4日第7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实践,是由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予以全面调整的,而不是单纯地依据行政诉讼法典。承载广义上的行政诉讼法规范的法律文本包括:

1、宪法

宪法主要调整两类关系: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行政诉讼是个人和组织就其认为违法侵权的行政机关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活动,自然涉及到个人、组织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以及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所以,宪法规范虽然都是原则性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构成了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如宪法第5条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的规定,第41条关于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权利,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权获得赔偿的规定,第123条至第127条、第134条关于人民法院审判制度和诉讼活动原则的规定,第129条、第131条关于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规定,等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部专门的行政诉讼法典,比较完整、集中地规定了行政诉讼各项具体制度,是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渊源。

3、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同时于1979年7月1日由第5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通过,于1983年9月2日第6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修订。这两部法律中关于法院审理案件、从事诉讼活动的一般性原则及审判制度的规定、关于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的规定,也是行政诉讼法的渊源。

4、民事诉讼法

前文已述,我国法院对行政争议、行政案件的处理,是从运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的。以后,鉴于行政诉讼有其特殊性而不能完全延用民事诉讼程序规则,故专门的行政诉讼法典得以出台。行政诉讼法典中虽然也有一些规则是与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相同或者类似的,但主要是就行政诉讼所涉及的特殊问题作出规定,而对两种诉讼共通的规则未作规定或者只作原则性规定。根据99年司法解释第9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可见,民事诉讼法中较为明确、细致的具有共通性的程序规则,同样可以作为行政诉讼法规范。

5、其他单行法律、法规

专门的行政诉讼法典、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及民事诉讼法都是单行的法律,因此,在这里,其他单行法律、法规是指除上述法律以外其他载有行政诉讼规范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规范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1993年)、《土地管理法》(1998年)、《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此类法律、法规涉及行政诉讼的内容,一般是关于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起诉行政行为的期限以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关系等。

规范行政法某一方面制度而不针对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如《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也有一些条款涉及行政诉讼。

6、法律解释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对行政诉讼法规范所作的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

目前适用最多的法律解释是1999年11月24日通过、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曾经在1990年10月29日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暂行规定》,对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行使监督权、提起抗诉的问题作了规定。

7、国际条约

《行政诉讼法》第7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可见,国际条约中涉及行政诉讼问题的规定,除声明保留的条款以外,也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范的渊源。仅从行政诉讼法第72条的措辞看,似乎除了保留条款以外,法院可以直接适用与行政诉讼法不同的国际条约。然而,随着我国缔结或者签署加入的国际条约日趋增多,国际条约是否需要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在法院得以直接适用,这已经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以上行政诉讼法渊源中,最为全面、最为经常地调控行政诉讼活动的,当属《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因而,在实践中,还有一种对行政诉讼法概念的理解介于上述广义和狭义之间,即指向行政诉讼法典及其司法解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10: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土地管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法证据无效的情况分析
    一、行政诉讼法证据无效的情况分析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3、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4、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5、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
    2023-06-03
    182人看过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时效分析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二、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三、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五、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六、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公
    2023-06-06
    461人看过
  • 消防行政诉讼之理性分析
    行政诉讼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救济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最直接、最实际的保护。近年来,消防行政执法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行政诉讼案件发生,通过这些案件进行理性分析,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和规律。一、消防行政诉讼案件的主要特点1、数量上偏少。据辽宁省消防部门统计,1998年至2001年3年间,全省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检查单位22.7万个,整改一般火灾隐患299624项,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336起,其中警告4732起,罚款处罚12230起,责令三停处罚4052起,行政拘留322人。与上述消防行政执法行为相比,同期全省仅发生行政诉讼案件7起,在具体行政行为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小。与工商、税务、城管等大多数行政部门相比,甚至与治安、交通等警种相比,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要少很多。2、行政处罚决定和火灾事故调查结论是诉讼热点,其中针对火
    2023-05-22
    11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怎样定义?
    行政诉讼具有以下定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一、行政复议的意义行政复议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政方法。行政争议是行政活动实施中的一种障碍、阻塞和不畅,在一定时期内还使行政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种争议解决不好,或者会影响行政效率,影响对国家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或者会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所以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加以解决,使合法。正确的行政决定得以贯彻执行,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以撤销或者废止,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的损害得以恢复,从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良好的救济。第二,行政复议是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
    2023-03-31
    333人看过
  •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
    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由此可见,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诉讼或有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二、哪些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第三人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证人型第三人。所谓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诉权但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起诉讼,而是参加到他人提起的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主要有:1、行政处罚案件中未提起诉讼的共同被处罚人。2、对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行为进行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被侵权人。3、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进行裁决案件的当事人。4、根据《最高法院行诉法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联营企业、中外
    2023-03-26
    464人看过
  • 探析行政诉讼功能
    法律综合知识
    行政诉讼功能是设定行政诉讼目的的客观依据,对行政诉讼功能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行政诉讼本质的认识。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是:行政纠纷解决功能;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功能;权力制衡功能;政策形成功能。关键词:行政诉讼;功能行政诉讼制度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不仅要研究行政诉讼的目的,更要把握行政诉讼之功能。如果说目的是主体的特性,那么,功能则是客体的功用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本身没有什么目的,目的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的目的,但法律有功能,他能为立法者和司法者的目的提供某种服务。行政诉讼功能是设定行政诉讼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可以说:对行政诉讼功能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行政诉讼本质的认识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对行政诉讼功能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实践。我们认为行政诉讼主要具有行政争议解决功能、相对人权利保障功能、权力制衡功能与社会政策形成功能,中国行政诉讼功能有必要在回应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
    2023-06-06
    442人看过
换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土地管理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管辖权的分析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0
      行政诉讼管辖权的类型有: 1、一般地域管辖适用于没有法定特殊因素的一般行政案件。如果一个案件兼具两种性质,应当优先适用特殊地域管辖规定。 2、特殊地域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不动产而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共同管辖。
    • 行政诉讼的定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9
      行政诉讼具有以下定义: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 行政诉讼法证据无效的情况分析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09
      行政诉讼法证据无效的情况包含; 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 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
    • 简述行政诉讼的定义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2
      行政诉讼具有以下定义: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 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意义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意义如下:(一)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三)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