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一般是需要负担法律责任的,除居间协议无效情形。下面以一个案情,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案情:
原告张某购买被告顾某所有的房屋,双方通过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并在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参与下,签订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原告如约支付定金10万元和首付房款30万元。但是由于被告顾某隐瞒了系争房屋的重要信息,导致《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必须重新签订。此时,被告见房价大涨先以种种借口拖延,虽经原告和房屋中介公司多次催告,被告明确拒绝重新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双方发生争议,诉至法院。
上海市慧众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律师接受原告委托后,在详细了解案情、理清各方的法律关系后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照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有关“正式买卖合同应于10日内进行签署,否则承担定金责任约定”。
提出如下诉讼请求:
1、依法解除《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
2、返还原告首付房款人民币30万元;
3、双倍返还原告定金人民币共计20万元。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辩称自己不存在违约行为,买卖双方之所以无法进行交易,系由于房屋中介公司扣留了原告支付给被告的首付房款,导致被告无法结清有关系争房屋的银行贷款,并办理抵押注销手续。对此,原告代理人刘骏律师当庭明确提出:1、房屋交易合同无法履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被告隐瞒了房屋产权的重大信息,导致该房屋无法过户;2、中介扣留原告大部份首付房款是由于被告的在先行为已使房屋交易处于风险状态,出于保护原告方利益并在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采取的具体措施;3、被告声称的由于原告房款不能及时到位,所以无法结清房屋贷款,办理抵押注销手续的辩解,不是合同约定的义务,更不是作为买方的原告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
4、被告拒绝重新签订《上海市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是对《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的违约行为。因此,在本案中原告方无任何过错,被告则不仅应当返还原告已付的首付房款,而且还应当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法律责任。
最终,法院全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解除《上海市房屋买卖合同》;被告返还原告购房款30万元、定金10万元,并赔偿原告定金10万元。
-
不履行买卖合同者承担违约责任后还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266人看过
-
居间协议无效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190人看过
-
未履行买房协议的买家应承担什么后果责任
203人看过
-
签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能反悔吗
22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房屋买卖协议签订后,一方未履行责任如何承担?
114人看过
-
房屋买卖阴阳合同,卖方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373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如果不签居间协议,卖家可以要求买方承担违约责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8如果卖家在中介处挂牌待售,按中介一般的操作流程,中介会先让买家签居间协议,由于居间协议仅有买方签字,所以居间协议还没有成立,卖家即使不签,也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中介应当采取反向操作的方式,即将居间协议的主要内容确定后,先让卖家签字,再让买方签字。 卖家虽然已经签了居间协议,但房价上涨后不肯收定金。通常居间协议都约定意向金在卖家签收以后才能转变为定金,所以如果卖家不签收的话,那么意向金就不会变成定金
-
签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没给卖方支付没买卖,需负法律责任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8因为,合同只要是签完就是有效了,走不那么远。就是需要了,以后需要过户。就不需要了。如果如果。就算是您这边违约了
-
卖家不签居间协议可以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吗(02)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2如果卖家在中介处挂牌待售,按中介一般的操作流程,中介会先让买家签居间协议,由于居间协议仅有买方签字,所以居间协议还没有成立,卖家即使不签,也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中介应当采取反向操作的方式,即将居间协议的主要内容确定后,先让卖家签字,再让买方签字。 卖家虽然已经签了居间协议,但房价上涨后不肯收定金。通常居间协议都约定意向金在卖家签收以后才能转变为定金,所以如果卖家不签收的话,那么意向金就不会变成定金
-
在买卖二手房时,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2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都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一、因客观原因解约。如果发生了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例如: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等),这种情况下卖方需提供不可抗力相关文件证明,随后与买方及中介进行三方协商,签订解约协议。这种情况下,卖方一般只需退还买方定金,不必承担其他违约金。二
-
买卖合同不能履行的责任怎么承担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0不能履行,又叫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 不能履行有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之分,通常系以合同订立时为标准。前者是合同无效的原因,后者是违约的类型,分别债务人是否具有免责事由,或依风险负担规则处理,或依违约责任规则处理。 不能履行还有永久不能履行与一时不能履行之分。前者指在履行期限或者可以为履行的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后者则为在履行期满时因暂时的障碍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