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条件如下:
1、主体为司法人员;
2、主观上是过失或间接故意;
3、对象是国家司法法律、法规、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4、客观上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逃跑,造成严重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新刑法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既遂怎么判
1、新《刑法》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既遂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造成严重后果时才构成犯罪,主要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后打击报复控告人、举报人、证人和司法工作人员,继续犯罪,危害社会,或者致使多名犯罪嫌疑入、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失职与脱逃:在押人员背后的罪责?
349人看过
-
失职如何成为在押人员逃脱罪的定罪因素?
144人看过
-
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因素及其关联的失职行为
122人看过
-
分析失职在在押人员脱逃罪中的法律责任
375人看过
-
探讨劳务派遣员工辞职的影响因素
243人看过
-
在押人员逃脱罪责的认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2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与徇私舞弊罪的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2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在主观上出于过失,而私放在押人员罪则出于故意。如果明知某在押人员企图逃跑,但却放任不管,属于故意,此时应以私放在押人员罪定罪,如果不知道其想逃跑,或者知道其想脱逃但根据环境条件,在押人员的自身能力因素轻易相信其逃跑不了,结果致使逃跑,构成犯罪的,则应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定罪。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5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3次以上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或者一次致使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
-
逃脱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31逃脱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区别是:主体不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体是执法治安人员,而逃脱罪的犯罪主体的在押犯人。但是二者的行为过程都是有助于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的制裁和监管。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可判多少年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30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是指造成多名重要、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后继续犯罪,给社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等等。
-
公安人员严重失职使在押人员逃脱罪怎么定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2成立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法定刑三以下,,【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