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严惩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的犯罪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20:25:56 340 人看过

据中国公安部消息,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侦破多起在互联网上通过发贴、跟帖、电子邮件等方式散布虚假、恐怖信息,或以其他方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惩处。

今年4月,网民高某在互联网某论坛发表言论,扬言要对政府机关实施自杀式爆炸,此言论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警方接报后立即展开侦查工作。经查,高某自今年3月起,多次在互联网上散布扰乱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4月29日,其在某网站论坛涉及打击非法营运车辆的讨论中,编造、传播爆炸威胁恐怖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日前,高某已被检察机关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批准逮捕。

今年5月,网民范某出于对其所在公司行业规定的不满,在互联网某论坛中发表言论,煽动该行业员工罢工。经警方调查,范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警方对其处以行政警告并处五百元罚款。

今年2月,互联网多个网站上出现了攻击政府机关的图片发贴,此帖引发警方高度重视。经查证,网民朱某为泄私愤,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和网上下载的图片,采用恶意拼接、剪辑的方法捏造了上述图片并在互联网上广为发布,误导网民。朱某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其被警方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经了解,不少网民在上网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互联网本来就是瞎讲讲的,又不当真或者恶搞在互联网上很流行,不算什么的等错误想法。因此,不少人在发表言论时,往往显得自制力不强,仅以能否引发轰动效应为其判断标准。对此,警方正告:本市各级公安机关对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恐怖信息,或以其他方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将按照《刑法》、《治安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倘有以身试法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28日 17: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逮捕相关文章
  • 发布虚假恐怖信息的刑罚
    发布虚假恐怖信息可能会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一、什么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威胁他人的行为属于什么罪威胁他人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另外如果不是单纯的恐吓行为还有其它情况则如下: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
    2023-03-26
    94人看过
  • 网络上散布他人隐私犯罪吗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更不用说放到网上加以传播了。因此传播个人隐私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父母侵犯隐私权怎么申诉父母在没有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手机、电脑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等侵犯隐私的方式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信件、手机、电脑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当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尊重。如果父母固执己见
    2023-03-19
    229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有哪些惩罚?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惩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虚假出资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分以下四种:1、散布谣言的行为针对个人的,轻
    2023-03-21
    456人看过
  • 散布恐怖信息索财三万牛刀初试岂料被逮
    寄存包裹,以实施投毒和爆炸相威胁勒索三万元的叶进松,1月7日,被武汉铁路运输检察院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批准逮捕。2003年12月27日,叶进松将一黑色提包存放至汉口车站售票厅。几小时后,叶进松四次打电话声称,包内装有炸药。武铁公安处刑侦、技术人员闻讯赶赴现场。经查,提包内有一报纸包裹的闹钟、两包鼠药敌鼠钠盐、一条男式长裤和一封恐吓信。信中要求汉口车站在2003年12月27日中午12时前将3万元现金存入一指定帐号,否则将在汉口车站或武昌车站实施爆炸、投毒。此例事件立即引起湖北省公安厅、郑州铁路公安局的高度关注,组织数百警力夜以继日进行排查。元月1日,犯罪嫌疑人叶进松被抓获,当场搜出作案用的身份证、建行龙卡和201电话卡等物。
    2023-06-06
    468人看过
  • 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吗
    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受到的刑事处罚是比较重的,该罪名的具体处罚如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判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明知是他人编造
    2023-03-04
    441人看过
  • 严重行贿犯罪行为严惩规定
    行贿罪(crimeofofferingbribes),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对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构成行贿罪、向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对于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构成犯罪的案件,也要依法查处。要特别注意依法严肃惩处下列严重行贿犯罪行为:1.行贿数额巨大、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2.向党政干部和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3.为进行走私、偷税、骗税、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活动,向海关、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行政执法机关工作
    2023-05-01
    474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逮捕
    词条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逮捕
    相关咨询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9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 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罪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9
      明知是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传播恐怖信息罪。其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明知是编造的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的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7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恐怖疫情信息的,是否构成利用信息网络造谣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与此同时,司法解释还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7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