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损害是否构成对身体的侵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23:00:07 391 人看过

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权利丧事,尸体应依法给于保护。

但有些医生及法医在尸体解剖的过程中,为了搞科研积累资料或进行教学,擅自留取死者的组织或器官(如毛发、牙齿、髌骨、耻骨、胸骨等)。为达到一定的样本量,这种组织或器官的留取往往是数百例。

这些行为虽然有益于医学及法医学的发展,但由于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为并未取得死者家属的同意,所以也构成了身体权的侵害。

侵害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在《精神损失赔偿解释》中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的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违以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关于死者的上述人格权利是否应该得到保护或者说法律进行保护的理由,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对于死者上述人格权利的保护,并非保护的死者的人格权利其意义在于保护其近亲属的权利。因为根据民法规定,只有民事主体才能够享受民事权利,死者不是民事主体也就不可能享有权利。死者既然已经死亡,他人对其所做的任何行为对死者已无意义,而死者的近亲属因与死者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与死者存在着旁人无法替代的亲情联系,侵权行为对死者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对其近亲属产生影响。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4: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精神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对方把死者的尸体分尸构成什么罪
    对于分尸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如何定性为犯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仅有分尸的行为,但不存在故意杀人意图的话,这种行为便可能被视为对尸体的亵渎,涉嫌构成侮辱尸体罪。然而,当分尸行为伴随故意杀人行为实施时,该行为除了可视为包含了侮辱尸体的成份外,也同时涉及到了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另外,若将遗体进行分尸是为了掩饰其故意杀人事实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无疑会被判定为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二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涉及刑事案件,案情过于复杂,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有罪辩护,无罪辩护,罪轻辩护。
    2024-05-15
    158人看过
  • 遗弃尸体导致传染病是否构成犯罪
    目前我国刑法只规定了盗窃、侮辱尸体罪,并未规定遗弃尸体罪,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遗弃尸体的行为是无罪的。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犯罪构成1、本罪客体为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2、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尸体。所谓尸体,是指自然人死亡后所遗留的躯体。尚未死亡的被害人的身体,不是尸体:无生命的尸体如已蜕化分离的,则为遗骨或遗发,不能称为尸体。尸体,一国家判例解释除整具遗体外,还可以包括已经成形的死胎、尸体的部分及成为其内容的物;所谓遗骨,指根据传统祭祖、纪念风习于以保留或应当存留的死者骨骸。一些国家明文规定其包括骨灰;另有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还明文把本罪的行为对象扩大为包括遗发、殓物等。3、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盗窃指用秘密的方法窃取,如从坟墓中、停尸间、或从其他任何停放尸体的地方秘密窃取尸体。尸体,是指已经死亡的人的身体的全部或者一部。盗窃尸体的一部分的,也可能成立本罪。侮辱尸体的行为方式多种
    2023-06-03
    366人看过
  • 倒卖尸体是否构成盗窃罪
    非法贩卖尸体极有可能被判定为涉嫌构成盗窃尸体罪。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任何试图盗窃、侮辱以及故意破坏尸体、尸骨和骨灰的犯罪者都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惩罚。因此,倘若某个人刻意以不当目的,偷偷地获取尸体然后再进行贩卖,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就很可能已经触犯了盗窃尸体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二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09
    379人看过
  • 侵害身体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行为。所谓构成对人身权的侵犯行为,其前提条件便是违背了法律规定。(2)损害事实。想要进行认定和确定是否存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实事时,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将这种损伤事实从对于人体健康产生的破坏中分离出来。(3)因果关系。在涉及到对人类权益保护的责任构成上,尤其是针对人身权侵权责任时,因果关系方面应当遵循关于侵权责任构成中因果关系要素的基本原则,而不需要做出特别特殊的规定。(4)主观罪责。实际上,无论是故意还是疏忽大意,都可能构成对于人身权益的侵犯。比如在非法搜查、暴力干扰以及殴打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罪责就应该倾向于故意;而当由于未能履行法定义务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者是在进行医疗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当操作导致的人身损伤,那么这类事例则可以归结为疏忽大意的范畴。《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
    2024-08-19
    268人看过
  • 无意中侵犯他人身体是否构成猥亵罪?
    无意间碰到他人身体不算猥亵罪。猥亵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违背他人意愿,强制猥亵他人从而构成的犯罪。常见的猥亵行为包括对他人的身体进行抠摸、搂抱、鸡奸等等。构成猥亵罪的条件,主观上要能被证明是故意的,即明知道自己的强制猥亵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仍然为之。而且猥亵不应要求以满足性欲、性刺激等行为目的,行为人出于工作、感情等原因,而以携怨报复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强制猥亵的,也可构成猥亵罪。猥亵罪如何辩护?猥亵罪的辩护为:1、由辩护人宣读辩护词,辩护词内容需包括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关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2、辩护意见要根据猥亵罪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提出,量刑建议根据犯罪情节、程度提出,被告的精神状况和心理问题也能作为量刑的考虑,应加以阐述,此外原告是否进行了谅解、被告的家庭状况也属于考量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
    2023-07-17
    489人看过
  • 遗弃尸体构成什么犯罪
    构成侮辱尸体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盗窃指用秘密的方法窃取,如从坟墓中、停尸间、或从其他任何停放尸体的地方秘密窃取尸体。尸体,是指已经死亡的人的身体的全部或者一部。盗窃尸体的一部分的,也可能成立本罪。侮辱尸体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如奸淫、肢解、鞭打、焚烧、毁损、遗弃等等;遗弃尸体罪判决怎么判遗弃尸体构成侮辱尸体罪。侮辱尸体罪的犯罪构成: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盗窃指用秘密的方法窃取,如从坟墓中、停尸间、或从其他任何停放尸体的地方秘密窃取尸体。尸体,是指已经死亡的人的身体的全部或者一部。盗窃尸体的一部分的,也可能成立本罪。侮辱尸体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如奸淫、肢解、鞭打、焚烧、毁损、遗弃;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是故意。
    2023-08-05
    125人看过
  • 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盗窃行为构成
    置他人的生命健康而不顾,希望或放任他人的生命被剥夺、健康被损害,有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主观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一、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的鉴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伤害致死与杀人既遂在客观方面都产生了死亡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他人,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伤害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产生了伤害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二、故意伤害构成要件故意伤害的构成要件是: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方面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3、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
    2023-03-27
    415人看过
  • 对身体组织的非法保留、占有是侵害身体权吗
    公民身体权以身体为客体,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其身体的完整性、完全性。所以,任何人(包括医务工作者)未得到公民允许,破坏公民身体完整性的行为都构成身体权的侵害。例如,在外科的各种手术及妇科的处置中,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切除组织及检材,被泡在福尔马林中制成了标本。其目的或是为了教学或是为了科研,但多数并没有得到患者的同意。无疑这些行为都构成了对患者身体权的侵害,如果这时用生命权、健康权救济就显然不合适了。不破坏身体组织的殴打是否侵权殴打既是侵害身体权的行为,也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其中不破坏身体生理机能的殴打,属于侵害身体权的行为。在实务中,最常见的区分方法是行为是否造成伤害。我国目前实行重伤、轻伤鉴定标准,且主要应用于刑事领域。对于确定是否破坏身体健康,却难以适用。一般认为,殴打构成轻微伤的认定为构成侵害健康权,不构成轻微伤的认定为构成侵害身体权。在这种侵害身体权的情形中,受侵害人一般不需要接受治
    2023-07-28
    246人看过
  • 抢劫罪是否一定会对受害人造成身体损伤?
    抢劫罪未必会对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对财产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强行抢劫公私财产的行为。抢劫罪虽然是侵犯财产的犯罪,但犯罪的对象是包括财产和人身在内的复杂对象,但侵犯公民人身权益不仅是指使用暴力,也是精神强制。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2、抢劫公共交通工具;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造成重伤或者死亡;6、冒充军警抢劫;7、持枪抢劫;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抢劫罪由间接故意造成的吗?构成抢劫罪的案件有间接故意,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
    2023-07-05
    278人看过
  • 身体权受侵害,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民事纠纷案件中,经常能见到的一个案由是身体权纠纷。什么是身体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有什么不同?身体权受到侵权的赔偿计算标准有哪些?侵害身体权会造成哪方面的损害和损失?山东中亚顺正律师事务所徐永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根据案由分为20类徐永强说,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并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他人违法侵犯的权利。根据人身损害的原因,可以分为一般侵权人身损害、特殊侵权人身损害、产品损害、交通事故损害、医疗损害、环境污染损害、高度危险作业损害、饲养动物损害、工伤损害、物体损害和意外事件损害几种类型。最高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11年修正)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划分成如下几类: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水上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航空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航空器对地、水面上第三人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工伤事故损害赔
    2023-06-08
    384人看过
  • 身体损害怎么样才能构成轻伤?
    一、身体损害怎么样才能构成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民事赔偿方面,需要承担伤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等,经鉴定构成残疾的还应支付残疾赔偿金等。具体金额要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计算。轻伤往往伴随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两个责任都依法需要承担。二、构成轻伤怎么判?如果是故意伤害,构成轻伤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是过失伤害,则不构成犯罪。因为过失只有致人重伤才构成犯罪。三、伤情鉴定的程序是什么?(一)当事
    2023-04-20
    387人看过
  • 伤害胎儿身体构成什么犯罪
    一、伤害胎儿身体构成什么犯罪如果行为人故意使用药物或者其他器具伤害胎儿身体的,使该胎儿出生后成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或者造成缺乏四肢等严重残疾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伤害胎儿身体会被拘留多久刑事拘留一般是三十七日内。《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
    2023-11-25
    436人看过
  • 盗窃触电身亡贼伙沉尸构成侮辱尸体罪
    家住上海浦江镇上的张某和谈某等三人,在结伙盗窃架空电线时,其中一人触电身亡。为掩盖盗窃行为,张伙同谈某将死者的尸体沉入河中,致死者尸体高度腐烂。3月17日,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侮辱尸体罪判处张拘役6个月;谈某因犯罪较轻,被免予刑事处罚。去年9月10日傍晚,同住在浦江镇上的张和谈某等三人酗酒后,便预谋偷电线卖钱。晚8时左右,他们三人准备了大力剪、扳手等到工具,窜到了位于浦星路上的一条河边,发现在一根电线杆上有三根电线凌空架着。在判断确实没有通电后,由阿土根(化名)一人爬上电线杆,裸手用大力剪剪下电线,张和谈某在下面接应。然而,当阿土根再次爬上第二根电线杆剪电线时,阿土根突然发出一声惨叫,便从高处跌了下来,手中还紧紧地抓住一根电线,空气中弥漫起一股呛人的焦味。发现同伙确已身亡,张、谈某恐盗窃行径败露,便将死者尸体移至河中一小水泥船上,用电话线、布条等物品将尸体捆扎于船上,再将船沉入河中。1个半
    2023-04-25
    86人看过
  • 教唆他人伤害自己身体健康是否构成犯罪
    一、教唆他人伤害自己身体健康是否构成犯罪对于那些企图引诱或说服他人采取自我毁灭行动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行为被称为“教唆自害”,是指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如鼓励、利诱、命令以及威胁等,来改变原本没有自杀倾向的人对生命的看法,从而让他下定决心选择自我伤害这种极端的方式。由于这类促使他人自杀的人在主观上已经存在杀人的意图,并且在客观上也确实实施了教唆的行为,因此,他们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被判定为犯有故意杀人罪。《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他人伤害别人致死罪怎么处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假如教唆
    2024-07-31
    452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精神损害赔偿:自然人因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是侵犯下列权益: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 更多>

    #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对尸体的损害是侵害身体权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21
      对尸体的损害不是侵害身体权。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并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他人违法侵犯的权利。身体是生命的物质载体。因为尸体已经失去了生命,所以尸体没有身体权,因此对尸体的损害不是侵害身体权。
    • 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2
      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破坏善良的民族习惯和传统,伤害社会风化,也易造成群众间的矛盾,酿成大的冲突,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有盗窃、侮辱尸体行为的,构成犯罪。该罪在行为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所谓“盗窃”,是指行为人以出卖、结阴婚等目的,秘密窃取尸体的行为;“侮辱”,主要是指出于侮辱、玷污的故意,对死者遗体进行猥亵、毁损、奸尸等破坏的行为。判断是否侮辱尸体,主要看主观上是否
    • 侵犯人身安全造成损害的侵权主体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31
      本案涉及到四个方面的责任主体。 1、供电设施产权人的责任。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但产权所有者不承担受害者因违反安全或其他规章制度,擅自进入供电设施非安全区域内而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以及在委托维护的供电设施上,因代理方维护不当所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电力设施的所有人
    • 损害作品载体构成侵犯著作权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损害作品载体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要视情况来判断。如果作品的载体很多,比如书籍,一般不侵犯著作权。如果作品的载体只有一个,一般认为侵犯了著作权。
    • 侵害身体权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
      侵害身体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对于身体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该规定,提出了几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参考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关于确定民事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