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一审民事诉讼当事人和人民法院通常适用的程序。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自起诉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诉讼。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一)起诉和受理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主张、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由被起诉的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方式除口头起诉外,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在工程实践中,基本采用书面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起诉,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起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国籍、职业、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索赔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最好在起诉书中说明案由。民事案件的诉因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名称,反映了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它是法院对诉讼纠纷中包含的法律关系的总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事由的规定》,工程实践中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筑材料采购中可能遇到的销售合同纠纷,包括分期付款销售合同纠纷、样品销售合同纠纷、,试销合同纠纷、互惠纠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等;二是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合同纠纷,包括建筑工程勘察合同纠纷、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纠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法院收到投诉并认为其符合起诉条件,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审判前的主要准备工作如下:
(1)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有六种:①直接选择是最常用的服务方式。②留置送达,是指收件人或者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在送达法律文书时拒绝签收的送达方式,受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保存在受送达人住所的,委托送达是指被起诉法院委托其他法院将受送达的法律文书送达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快递的规定》,收件人是被送达人或者被送达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当场核对邮件内容。收信人发现邮件内容与回执上的文件名称不一致的,应当当场向邮政机构的邮递员提出,邮递员应当在回执上记载情况后,将邮件退回人民法院;收件人是收件人办公室、邮件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或者与收件人同住的成年家属,发现邮件内容与收据上的文件名不一致的,应当在收到邮件后3日内将邮件退回人民法院,并以书面形式解释返回的原因。⑤变更送达的,转送送达的对象为军人、在押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公告转送送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原告诉讼无法送达被告地址问题的批复》,原告诉讼提供的被告地址不能直接送达或者保留的,应当要求原告补充材料。原告不能补充客观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原告补充的材料确定被告地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被告收到答辩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将被告的答辩状副本存档。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交原告。如果被告没有提交答复,(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组成合议庭。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和义务,或者口头
普通程序的审判组织应当采用合议制。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通知当事人。
(二)庭审
1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是将与案件有关的所有证据提交法庭的程序,对案件事实进行充分调查,对当事人进行质证。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出庭作证并宣读证人的证词;(3)制作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评估结论;(5)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辩论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的程序。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审查和核实,以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法律的正确适用,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宣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自己的陈述和记录有遗漏或者错误的,有权申请更正。未更正的,应当记录申请。法庭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法庭辩论结束后,应当依法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前可以进行调解的,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原告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诉;如果被告提出反诉,他可以做出缺席判决。被告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庭应当公告判决,并告知当事人有权上诉,上诉的时限和上诉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上诉期满未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民事审判程序与刑事审判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271人看过
-
一审简易程序民事判决书范本
432人看过
-
民事案件庭审程序、民事案件审理程序
85人看过
-
刑事判决书(一审程序)
108人看过
-
一审二审遗产继承民事诉讼程序
3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程序一审判决多久生效
221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民事一审简易程序,一审简易步骤,一审一审程序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7第一,审级不同。一审是第一审法院适用的程序,而二审是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 第二,任务不同。第二审程序除了完成同一审程序的相同任务外,还担负着检查、监督下一级法院审判工作的任务。 第三,适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既可以适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二审程序,只能适用普通程序。 第四,裁判的效力不同。一审判决后有一定上诉期,过了上诉期没有发生上诉的,一审才生效
-
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3这两者是没有关系的,审判程序是确定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执行程序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因此这两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认为审判是执行的前提,也不能认为执行是审判的继续。
-
一审民事简易程序可以和二审一样审定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131、不用要求,二审都是合议庭审理的,不存在简易程序。 2、一审,案情简单的,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个审判员独任审判。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的案子,到二审法院,一律师要组成合议庭审理,不存在简易程序的问题。 3、当然,二审法院有时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由合议庭的一个成员组织谈话,再决定是否需要正式开庭。
-
刑事审判庭审程序五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1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诉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2、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
-
民事二审程序的审限一般是多久?山西在线咨询 2025-01-071. 根据法律规定,民事二审程序的审限一般为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对于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若出现特殊情况,则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而对于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2. 对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审限的确定依据适用的程序而定。如果是一审程序再审,则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如果是二审程序再审,则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