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法律角度上如何防范二次交通事故
在法律角度上防范二次交通事故如下:
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二、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项目包括哪些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三、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流程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流程:
1.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
2.保险公司去事故现场勘查、检验;
3.提交索赔材料;
4.保险公司定损估价,计算和审核赔款;
5.领取保险金。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保险金。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日内,书面告知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的与赔偿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第二十九条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章 赔 偿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
站在法律角度看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3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现场慎防二次事故
168人看过
-
以法律角度看如何起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144人看过
-
防范二次交通事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39人看过
-
在法律上交通事故定责如何认定
282人看过
-
如何用法律的角度去处理医疗事故
249人看过
-
法律角度上来说的话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赔偿是如何赔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4-08民事赔偿的标准是一样的。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
-
2022年如何防止交通事故中的二次事故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2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3、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
-
交通事故中左膝半月板后角损伤三度前角损伤二度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4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 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根据交警队的责任划分比例进行承担责任。如果有保险的,尽快与保险公司联系。 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
-
如何防止二次交通事故的产生,法律规定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5防止二次交通事故的措施: 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
-
如何有效防止交通事故中二次事故的出现?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8第一点、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第二点、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