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长律师:损害赔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劳动工伤律师债权债务律师交通事故律师
自然人之间借款时,一般会口头约定还款的期限,在出具借条时,有时会将还款期限写明,有时则不会写明具体的还款期限。个人之间借款的不规范往往导致追债难的问题,那么,追讨借款有什么风险?相信在阅读了下文后,大家就都明白了。
一、追讨借款有什么风险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时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况下,借款人都无法按照双方的约定按时一次性归还借款,在这过程中出借人可能会多次催要,远远超过两年的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借款的诉讼时效为普通时效,即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日(指借条上写明的归还日期,或者前一次催要之日)开始计算,超过两年的,即丧失了胜诉权,债权便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出借人通常是以口头或电话方式催要,一般都不会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这样在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时,往往会因为借款已经超过诉讼而得不到偿还。
二、追讨借款应注意什么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一定要在两年内及时催要,且以后每次催要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两年。在催要时尽量出具书面的催款资料,并让借款人在资料上签字确认,或者采用录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证据,数额较大时也可选择公证方式保留证据,这样享有的债权才不会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那么就可以与其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还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就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并经过公证。如果有了公证的还款协议,一旦到期,债权人就可以依据协议直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免去大量烦琐的诉讼程序,节约时间和金钱。
-
追讨借款的风险包括哪些
483人看过
-
追讨货款风险怎么防
484人看过
-
追讨借款又没有借条什么时候能起诉
59人看过
-
借款追讨的有效途径
102人看过
-
失踪借款人贷款怎么追讨
119人看过
-
关于追讨借款问题
211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追讨借款有哪些风险呢?依据是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8借款到期后,出借人一定要在两年内及时催要,且以后每次催要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两年。在催要时尽量出具书面的催款资料,并让借款人在资料上签字确认,或者采用录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证据,数额较大时也可选择公证方式保留证据,这样享有的债权才不会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那么就可以与其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还的话,可以申
-
如何追讨欠款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要注意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1、针对第一种情况,协商和解是一种常用且有用的方法。债权人与债务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本着互谅的态度,就还债事宜直接协商或是邀请第三方参与调解,解决纠纷。当然,债权人也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当自主向债务主张债权时,要注意用平和的语气和当事人协商,注意不要情绪激进,要拿出自己的证据,例如借条和手机录音等,使对方明确认识到自己该履行的义务,明确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做到有理有据,理由充
-
追讨借款没有借条怎么起诉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2可以找寻其他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准备起诉状后起诉,三年内即可。借条是借款关系存在的重要书证,是债权凭证,但不是唯一的证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
追讨债务的方法有哪些,追讨债务应当注意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7一、追讨债务的方法有哪些(一)“会议”讨债法适用范围: 1、债务人众多,但在一定的区域又相对集中;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不易产生异议或发生争执; 3、债务总金额虽然不大,但众多债务人的平均债务数额不大的案件。(二)“公证”讨债法优点:1、强化债务人偿债的责任意识;2、不经审判程序,即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3、作为债权人延误时效的补救措施;(三)“代位取偿”讨债法适用本法应注意:1、债权的转移必须经
-
出借人怎么追讨贷款?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2民间借贷中贷款人如何追偿债务的解决方案如下:1、协商。在友好的基础上,合同当事人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合同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可以要求相关机构进行调解。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是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上级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区分是非,而不是行政干预。当事人也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院等进行调解。如果合同当事无法协商或调解,可以根据合同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