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没有关系的。生育保险报销必须符合参保时长、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两方面要求,但是参保时长对于生育保险的报销比例、金额没有任何关系。
生育保险报销时涉及到生育医疗和生育津贴。其中生育医疗部分一般是按照生育方式、所住医院级别等结合当地报销政策对应确定,多为定额报销。生育津贴方面无论是按照参保人缴费基数、所在单位平均缴费基数还是当地上一年社平工资等方式计算,都和参保时长没有任何关系。
一、妻子没有生育险可以用丈夫的吗
参保职工上月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且累计参保缴费满12个月的,其未就业配偶按基本医疗保险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待遇相应的标准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贴。参保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未就业;二是未享受社会保险(含新农合)提供的生育保障。参保职工连续参保时间未满1年的,其自未就业配偶分娩次月起,连续缴费满12个月后方可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生育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不享受生育津贴。
二、三胎有什么补助政策广东
1.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一般规定是产假休完后即可办理生育津贴的申领,截止时间是所有产假期满后3个月,注意因为社保是分地区统筹的,所以不同的地区,规定也会不同。三胎生育津贴发放标准和一胎一样均为六个月,只要当事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报销标准都一样。
2.生育医疗费
生育医疗费即生育就医的医疗费用,包括有生育产生的费用和计划生育的费用。其中生育生产的费用包括有住院费、医疗费等等,计划生育的费用包括结扎、复通手术等医疗费用。各地都会按照当地标准要求,给予一定的报销补贴。
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用
顺产和流产按年度月平均工资×25%的标准进行补助,难产和多胞胎按年度月平均工资×50%的标准进行补助。
4.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
工资和生育津贴有关系吗
229人看过
-
生育备案和生育津贴有联系吗
186人看过
-
2024厦门生育险和生育津贴
73人看过
-
缴纳生育保险不满一年的享受生育津贴吗
153人看过
-
生育津贴有多少钱,生育津贴要缴纳个税吗
245人看过
-
生育津贴和基本工资有何关系?
268人看过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更多>
-
生育保险年限能否和武汉生育保险年限累计在享受生育津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在武汉市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在武汉市连续正常缴纳生育保险满6个月以上并还在持续缴费的且于生产前办理生育登记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
生育津贴是按生育险缴费基数算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8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
-
有生育险就一定有生育津贴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4-05-15生育津贴和生育保险其实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为生育保险里面就包含了生育津贴,去申请生育险的时候,除了可以领取生育津贴之外,还可以领取营养费用,住院补贴费用等,最后领取到手的费用其实还是蛮高的,要高于生孩子期间花费的费用。
-
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4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 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 部分地区对晚
-
男职工有没有生育津贴,参加生育险,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29根据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54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新规明确,“职工未就业配偶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已办理失业登记或取得统筹地区规定其他证明的,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由生育保险基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