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有时被称为死亡税。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各国通常设立了高遗产税征收点和免税额和高税率。通常,遗产税只征收社会上最富有的阶层(一般占居民总数的1%到3%)。在免征额的设计上,美国遗产税的免征额定为1998年62、5万美元,2006年上升到100万美元,日本遗产税的起征额定为150万美元。[2]另外,遗产税也多采取累进税率,德国遗产税适用税率从3%到70%不等,日本使用税率从10%到70%不等,英国遗产税率最高可达90%。其次,各国都会设立其他政策与遗产税制度相配套。赠与税就是一种与遗产税相辅相成的制度,其设计目的旧载于避免纳税人在生前通过赠与的方式将遗产转移而避免纳税。赠与税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时期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时,依法对赠与财产应征的税费。
2022遗产税征收的规定
遗产税的计税依据为应征税遗产净额。应征税遗产净额是被继承人死亡时的遗产总额,扣除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不计入应征税遗产总额的项目并减除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允许在应征税遗产总额扣除的金额和免征额后的余额。
遗产税的计算公式为:应征遗产税税额一应征税遗产净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遗产税依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计算征收。遗产在被继承人死亡时有价可依的,按所列价格计算;无价可依或申报明显低于正常价的,按被继承人死亡时的评估价值计算。赠与财产在赠与时有价可依的,按所列价格计算;无孔不入价可依或申报价格明显低于正常价的,按赠与时的评估价值计算。财产价值由政府批准设立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须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
遗产税由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征收。没有户籍的,由被继承人居位地或财产所在地主管部门。
《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
征收遗产税有哪些具体目的
141人看过
-
关于纳入遗产税免税范围的知识产权的具体项目以及哪些财产不应征收遗产税
59人看过
-
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目标及模式
332人看过
-
民法典对遗产税征收的相关规定
386人看过
-
房产税征收标准?房产税征收规定都有哪些
264人看过
-
我国应不应该征收遗产税,遗产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哪些
485人看过
遗产税又称“死亡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亡公民所遗留的财产进行的征税,其征收方式分为总遗产税、分遗产税和总分遗产税共三种。目前,我国还没有制订并实行遗产税。国家征收遗产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遗产的管理防止贫富过于悬殊。... 更多>
-
目前的遗产税国家有哪些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03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2018遗产税国家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得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有一定的意义。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和资金
-
遗产税征收有何意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0征收遗产税的弊之所在 首先,目前,我国没有开征遗产税,这吸引了很多中外投资和境外资产转移,相反,如果我国开征遗产税,我国纳税人会趋向往境外转移个人资产。在进行投资时,纳税人会进行投资地区的考察,而投资地区是否征收遗产税即遗产税率的高低及幅度也会成为他们考量的关键,这将会对个人投资以及吸引外资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都习惯于存钱,从而把所有的资产都传给下一代。而遗产税的开征将会
-
房产税的征收有什么意义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2房产税的征收在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能够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其中,房产税是面向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征收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房、投资房产等行为。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七条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税收筹划的意义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4一、有助于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纳税人自己意识到应该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的,这就可以将所得税纳税筹划从本质上区别于偷税、逃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将要履行纳税义务时,对于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或行为、资产处理的方式、时间以及数量等所预先进行的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纳税人积极纳税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纳税人积极主动依法纳税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前提和基础.二、有助
-
最新的征收遗产税的成本是那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8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