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1:23:09 317 人看过

造谣、传谣可能面临三重法律责任。第一是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一些网络个人事件谣言的受害者可以据此追究造谣、传谣者的民事责任。第二是行政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规定,如果故意利用网络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第三是刑事责任。涉及网络谣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触犯的罪名有很多,实务多发的罪名主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

男人出轨法律怎么处理

男人出轨双方当事人认真沟通,有过错的一方理应承认其错误,并向另一方进行赔礼道歉,如果可以原谅的那么就继续婚姻;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确认离婚的话,那么就按照离婚的流程办理离婚协议或者进行离婚诉讼。男方方属于过错方,无过错的女方在双方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诉讼离婚需要的材料如下:

1、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写明原被告比较具体的信息、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理由、事实依据和相关证据等;

2、原告的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3、与对方当事人已经领取的结婚证件;

4、对方的户籍证明或居住证明。

二、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证据材料;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4日 09: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网络谣言相关文章
  • 如何应对网络恶意造谣?
    被别人恶意造谣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上述罪,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恶意造谣诽谤不构成犯罪怎么处罚恶意造谣、诽谤、污蔑他人的行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当事人需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相关法律条款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2023-07-13
    445人看过
  •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法律综合知识
    1、要核实信息来源。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如果来源仅仅是来自个人的博文或QQ群里的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其作为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2、要多做冷静分析。针对某个事件仔细推敲其的可行性和可信度,用理智去看待问题。3、要增强责任感。网络谣言固然可怕,但每一名网民都是网络构成的主体,都应该有责任意识。为自己在网上所说的每一句话,传播的每一条消息负责,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纯净,网络谣言也会随之减少。4、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比如,传言说吃“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运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可知,我们食入的食物,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后在体内重组成构成人体的肌肉等物质,所以不能吸收“转基因”。5、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有“是某某人
    2022-02-19
    167人看过
  • 网络谣言制造的责任是什么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网络上制造、传播谣言的,应当视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三)威胁放火、爆炸或者投掷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前款所列罪行,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处理。第一款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被害人会告知人民法院,但举证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29
    2023-05-31
    69人看过
  • 网络借贷逾期未还,如何应对法律责任
    一、网络借贷逾期未还,如何应对法律责任网络借贷逾期未还,可以先尝试与网贷平台进行沟通,请求延期还款。因网上贷款不还被起诉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主动与银行协商,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请求延期还款或者分期还款。也可以向朋友借款,先把信用卡的欠款还上,这样银行就可以撤诉了。二、网络借贷是不是违法的首先,网络借贷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是合法的。网络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即民间借贷以网络合同的形式订立借贷合同,并通过网络形式履行提供借款及还本付息的合同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网络
    2023-08-01
    183人看过
  •  如何定性网络谣言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网络造谣行为将受到刑罚,具体刑罚要依据造谣行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适用法律的问题。具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情形,将会被认定为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罚。依据造谣行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网络造谣罪的刑罚。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造谣损害他人达到一定的程度,将构成造谣罪,也就是说将依法对其进行判处。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相关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
    2023-08-25
    165人看过
  • 网络审计法律责任的防范和应对
    4.1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在网络审计中,信息的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审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要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一是要建立认证机制,网络审计必须保证只有被授权的审计单位的合法操作人员才能进行数据的调用和处理。二是采取数据加密的技术,以免数据被非法截取。三是发展信息系统的防火墙技术,使所有进出网络的信息都能通过这唯一的检查点,形成信息进出网络的一道关口。四是入侵检测技术,主动防御黑客对审计数据处理系统的攻击。五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感知和辨识。4.2完善网络审计立法,制定网络审计准则加强网络审计立法,为网络审计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与网络审计有关的法律规章,填补空白,使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要确认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的合法性。同时,由于
    2023-06-07
    122人看过
  • 网络造谣的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网络造谣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网络造谣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网络造谣怎么处罚?刑法中没有网络造谣罪,只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前者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后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
    2023-08-01
    301人看过
  • 网络时代造谣者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一、网络时代造谣者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网络时代造谣者是应该承担法律责任,需要承担的责任如下:1.网络造谣,要承担民事责任。网络造谣,侵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的等。2.网络造谣,要承担行政责任。网络造谣,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对造谣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拘留、罚款等。3.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可能触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诽谤罪等。二、网络造谣属于什么罪对于网络造谣的行为,会涉嫌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
    2023-07-15
    355人看过
  •  面对法律责任,法人应该如何应对?
    该段内容讲述了法人代表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并指出如果不想继续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股东,可以视为具有退出公司经营的意愿。主要思想是,法人代表在公司中拥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但如果不想继续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股东,就可以视为具有退出公司经营的意愿。除非完全退出公司,否则法人代表将不得不承担与公司相关的法律责任。法人代表是指根据法律,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其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权利和义务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担。不愿继续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及股东,可以视为具有退出公司经营的意思表示。 法 人 代 表 如 何 退 出 公 司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法人代表是指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法人代表在公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退出的方式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法人代表可以自行决定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向董事会或股东会提出辞职。如果公司需要尽快选举新的法人代表
    2023-09-10
    227人看过
  • 网络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该如何治理网络食品谣言?
    一、网络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食品安全人人关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事件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会加剧信息传播的不顺畅,进而滋生谣言和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而当前消费者对食品行业整体的不信任感则加剧了这种信息真空。二、该如何治理网络食品谣言?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有学者认为,谣言与语言同时诞生。加强主流文化建设,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粉碎一个个的谣言。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管理为平台,整合政府职能
    2023-06-06
    484人看过
  • 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但这不是共同犯罪,只是普通犯罪。一、传播网
    2023-03-23
    79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的网络谣言分类
    一、法律视角下的网络谣言分类1.网络政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就属于这一类。2.网络灾害谣言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引发“抢盐风波”的核辐射谣言、引发群众逃亡并导致4人遇难的响水县“爆炸谣言”等都属于这类谣言。3.网络恐怖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针刺’闹到重庆”等属于这类谣言。4.网络犯罪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一些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
    2023-07-31
    207人看过
  • 疫情散播网络谣言,应承担何种后果?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律师补充:对于随
    2023-05-06
    478人看过
  •  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段内容讲述了利用互联网侮辱、诽谤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将受到民事侵权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具体而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法权益,都将构成民事侵权,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行为也将受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惩罚。因此,该段内容强调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不容忍网络欺凌和违法行为的存在。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即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行为将受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惩罚。 网 络 造 谣 罪 与 诽 谤 罪 的 区 别 是 什 么 ?网络造谣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在于,网络造谣罪是指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诽谤罪是指在网络上散布他人名誉上的虚假信息。这两种罪行在主观方面和
    2023-09-08
    454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网络谣言主要涉及内容有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 更多>

    #网络谣言
    相关咨询
    • 网络传播谣言的刑事责任
      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6
      如果有人散布虚假信息,并导致恶劣后果发生,那么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散布虚假信息罪”。这一犯罪行为的定义是指捏造或传播虚假的危急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等)、疫情、灾害报告、警察通报等信息,并将这些虚假信息通过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或者明知所述为虚构内容,仍意图借助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以造成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如果散布虚假
    •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四、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 如何起诉一些带有谣言的网络谣言或诽谤?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14
      应当去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如何处罚网络散播谣言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6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体(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谣言。)没有具有攻击性和目的性的事实依据。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和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 如何认定网络谣言和故意造谣?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7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一诽谤信息实际上被点击,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转发次数超过500次; 造成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