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律师:有人运货的时候在卡车上跌下来,头部着地,经抢救后不治,我们想知道工伤致死赔偿的相关规定是如何的?
律师解
工伤致死赔偿问题: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致死赔偿的相关知识:
工伤死亡赔偿如下,有工伤社保由社保基金支付,企业不需要再额外支付: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工伤赔偿标准是如何样的
1、工伤赔偿的标准: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等;医疗费是按医院出具的收款凭证来赔偿;交通食宿费是按实际所产生的必要花费来赔偿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
工伤赔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29人看过
-
工伤死亡赔偿需要哪些资料
149人看过
-
辞退员工赔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00人看过
-
损害赔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44人看过
-
申请工伤死亡赔偿的条件
126人看过
-
工伤医疗费的赔偿要满足那些条件
488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
辞退员工赔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3员工在下列情况下被辞退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经过合法程序辞退员工的; (二)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决定不与员工续签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时辞退员工的; (四)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辞退员工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
-
离婚赔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河北在线咨询 2021-05-25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起诉离婚请求赔偿有主体要求和客观情形的限制条件:1、主体必须无过错方,即过错一方不能起诉离婚请求赔偿;2、客观情形即对方具备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
参与赔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31因为夫妻之中有婚姻法第46条之中行为,导致离婚的,r有过错方,应该给无过错方赔偿。r婚姻法第46条r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一)重婚的;r(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r(三)实施家庭暴力的;r(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辞退员工赔偿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61、辞退员工满足以下条件的,应进行赔偿: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